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 刘梅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第57条中规定: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可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们学校转变以往做法,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与家长做到互相配合,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呢?下面是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进现代教育理论和家教理念,指导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为了让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时,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在指导的内容上层次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发挥一定的实效,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校本培训,主要通过对教育工作的构成、学校教育的弥补、家庭教育的现状方面进行分析,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潍坊市亲子共成长课程开通家长学校。通过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园开展家教讲座,观看家教视频等方式进行理论充电。通过校本培训,能够使教师进一步增强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素养,并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所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有效的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在指导理论、指导能力方面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形成一支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二、构筑信任平台,实现教师与家长良好沟通与合作
信任是教师实现与学生家长实现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能使交谈气氛和谐一致,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构筑信任,就要充分发挥“爱”在教育中的特殊而奇妙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爱”主要体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消除学习心理障碍、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上。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若能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往往会迅速、有效地缩短家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大大增强家长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构筑信任,谈话的态度、语气务必热心真诚。敢说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不怕丢面子。对工作中处理不当的问题,有勇气向家长致以歉意。不欺骗,说真话,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家长的需要,能办则办,办则办好;不能办,则坦言相告,争取他们的谅解。同时要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引导家长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通过平等商讨,求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认同。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家长、孩子之间容易沟通,家长与老师也更容易沟通,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正确的家庭教育又能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享有一致的教育,取得了家校同步教育的新效果。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学校教育良好发展。
为方便和家长联系,学校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如:电话联系、邀请谈话,定时家访等。建立“家长自愿观摩日”制度。,有力推进了家校合作,对教育好学生起到很大作用。
(一) 定时进行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教师进行家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要对学生近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必要时还可以向各科任教师具体了解。只有家访前情况了解得充分,才能在与家长交谈时把问题讲得确切有据,才能有说服力。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教师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上门告状”,滔滔不绝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失去沟通的目的。
(二)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为了营造有利于推进教育的良好氛围,我校组建了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达到与家长成功沟通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邀请家长来校深入课堂,透彻了解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创新改革思路,让家长分别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有关老师进行沟通,促进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三)建立以家长为主角的新模式家长学校。
我校和潍坊市家教中心联合成立班级、学校各级“家长学校”委员会,以《牵手两代》为教材,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各级家长委员会会议,结合教材内容,由家长座谈会现身说法,充分交流经验,让家长参与研讨和相互启发。我校召开的“今天我怎样做好家长”主题家长会,由家委会代表主持,学生代表以表演小品形式告诉家长哪些行为是学生受欢迎的家长行为,哪些是学生不受欢迎的家长行为,然后组织成功家长进行传经送宝,从正面引导家长“今天我们怎样做好家长”这种形式新颖、贴近家庭教育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家长座谈会是家长会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桥梁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家长关心、支持教师工作,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从近些年家长会的出勤率来看,家长对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比以前重视多了,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家长们有参与家长会的意愿和积极性。举办家长座谈会,建立起以家长为主角的新模式家长会,推出了多种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家长会。家长成了家长会的主角,学生成了家长会的成员。实验证明,这种新模式的家长会在改善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效果非常明显,非常值得借鉴。
总之,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实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意识、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工作,成为一个让家长放心的成功教育者。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呢?下面是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进现代教育理论和家教理念,指导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为了让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时,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在指导的内容上层次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发挥一定的实效,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校本培训,主要通过对教育工作的构成、学校教育的弥补、家庭教育的现状方面进行分析,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潍坊市亲子共成长课程开通家长学校。通过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园开展家教讲座,观看家教视频等方式进行理论充电。通过校本培训,能够使教师进一步增强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素养,并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所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有效的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在指导理论、指导能力方面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形成一支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二、构筑信任平台,实现教师与家长良好沟通与合作
信任是教师实现与学生家长实现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能使交谈气氛和谐一致,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构筑信任,就要充分发挥“爱”在教育中的特殊而奇妙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爱”主要体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消除学习心理障碍、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上。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若能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往往会迅速、有效地缩短家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大大增强家长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构筑信任,谈话的态度、语气务必热心真诚。敢说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不怕丢面子。对工作中处理不当的问题,有勇气向家长致以歉意。不欺骗,说真话,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家长的需要,能办则办,办则办好;不能办,则坦言相告,争取他们的谅解。同时要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引导家长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通过平等商讨,求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认同。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家长、孩子之间容易沟通,家长与老师也更容易沟通,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正确的家庭教育又能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享有一致的教育,取得了家校同步教育的新效果。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学校教育良好发展。
为方便和家长联系,学校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如:电话联系、邀请谈话,定时家访等。建立“家长自愿观摩日”制度。,有力推进了家校合作,对教育好学生起到很大作用。
(一) 定时进行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教师进行家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要对学生近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必要时还可以向各科任教师具体了解。只有家访前情况了解得充分,才能在与家长交谈时把问题讲得确切有据,才能有说服力。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教师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上门告状”,滔滔不绝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失去沟通的目的。
(二)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为了营造有利于推进教育的良好氛围,我校组建了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达到与家长成功沟通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邀请家长来校深入课堂,透彻了解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创新改革思路,让家长分别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有关老师进行沟通,促进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三)建立以家长为主角的新模式家长学校。
我校和潍坊市家教中心联合成立班级、学校各级“家长学校”委员会,以《牵手两代》为教材,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各级家长委员会会议,结合教材内容,由家长座谈会现身说法,充分交流经验,让家长参与研讨和相互启发。我校召开的“今天我怎样做好家长”主题家长会,由家委会代表主持,学生代表以表演小品形式告诉家长哪些行为是学生受欢迎的家长行为,哪些是学生不受欢迎的家长行为,然后组织成功家长进行传经送宝,从正面引导家长“今天我们怎样做好家长”这种形式新颖、贴近家庭教育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家长座谈会是家长会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桥梁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家长关心、支持教师工作,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从近些年家长会的出勤率来看,家长对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比以前重视多了,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家长们有参与家长会的意愿和积极性。举办家长座谈会,建立起以家长为主角的新模式家长会,推出了多种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家长会。家长成了家长会的主角,学生成了家长会的成员。实验证明,这种新模式的家长会在改善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效果非常明显,非常值得借鉴。
总之,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实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意识、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工作,成为一个让家长放心的成功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