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 陈向红 邱青园

【机构】 1、山东寿光田柳朱崖小学 陈向红 2、山东寿光侯镇中心小学 邱青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完美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变样”。我们老师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如何去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不妨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教学现代化观念。
  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其前提是教学观念要现代化,课改理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积极创造性的参与,数学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例如:单人床长(     )厘米、宽(     )厘米;一只鸡重(     )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有时老师讲得满头是汗,学生忙得不可开交,但效果还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模拟数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在皮尺上如何找出1米的长度,并量出几个同学的身高,让他们用自己亲手实践,恰当提示他们碰到较长的物体时,可以跟其他同学合作。这样,学生兴致来了,他们分工合作,积极探索,有的去量课桌、黑板的长与宽;有的发明了用“一甩贴”粘上绳子的一头,然后甩上粘住天花板,绳子再扯下来,巧妙地量出了教室的高度。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做的效果是: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掌握了课本中没有学到的知识。亲身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就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了学生以往学习数学的态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改变传统观念,做到师生关系民主化。
  师生的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师生教学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容和心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关系民主化的体现就是平时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学习面前,人人参与人人平等。在学校里,老师要成为学生最亲近的人,学生也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必将成为学生学习上进迫切需要的动力。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态面容很重要,教师经常面带笑容,也会把欢乐的心情传递给学生,欢乐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把真诚的笑容送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学习之中。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学生会从其中受到激励,在教学中我们要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你真聪明、真能干”、“你说得太棒了”、“这朵小红花是你的”等手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会愉快地接受课堂所学知识,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变传统观念,教学方法科学化。
  在教育教学中有方法,但无固定之法,教学贵在得法。我们都知道教法制约着学法,也深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选择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就显得至为重要。
  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教师要十分注意的,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小学生能较顺畅地完成了这样练习。 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顿时大增,并积极带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去学习,和以前相比,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积极了,学习劲头也更加足了。
  诚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不同的内容、不一样的课型,所用教法就不尽相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有机的组合,做到灵活多样,以不变应万变更加具有实效,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改变传统观念,教学手段做到多样化。
  通常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职中,从讲概念到概念,教师要单靠粉笔和黑板去讲解,这样就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力提高。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率,一定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层次性。
  1、巧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要想把景、声、情、境、理熔于一炉,这就得依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以达到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例如: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就运用了创设情境导入。课件首先显示4个气球,小猴子过生日,猴妈妈送给小猴子4只气球,说“小朋友们,要想得到这些气球,必须先回答我的问题。学生先回答,之后课件出示学生回答的答案。下课后,学生们都反映这种轻松、活泼的情景非常适合数学课的学习,并把知识能学得好、记得牢靠。
  2、手脑勤用,提高操作活动时效性。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小学生好动是天性使然,假设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动动手,我认为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叫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小树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知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个个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具体实际的操作,让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这样通过实践,孩子们所学的知识就更加牢固了。
  3、提高兴趣,创造机会,增加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势利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入数学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需要探索的知识还很多,就目前而言我们应该做到,教学观念要现代化、师生关系要民主化、教学方法要科学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这几个方面要优化成一个有机的整,要实现这个目标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当务之急是要树立起  “终身学习 ”的理念,教师要不断坚持地更新教育观念,大大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探究。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