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话题作文标题的拟写
【作者】 王安民
【机构】 四川省西充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的第一个接触点,阅卷老师产生“心动”的第一站,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为此,对作文的标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个有磁性的标题应具备哪些特点呢?
第一是“简”,即文字简约而不繁复,表达简明而不模糊。一般而言,字数以十个字以内为宜。
第二是“当”,即用语确当,准确达意;题体得当,记叙议论各得其体。
第三是“新”,即造语新奇,戒陈词滥调;角度新颖,戒落入俗套;形式新异,戒呆面目,死鱼眼。
最后是“文”,即讲究一点文学性,增添一点文雅气。最好有点文化色彩。
从全国高考满分试卷看,相当一部份考生注意到文章的题目,且拟出不少好题,但不外乎就是以下技巧。
一、巧用标点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并借助语境而产生丰富的内涵。
例如,江苏考生的作文题《山水韵·诗词情》,用间隔号巧妙标明山水与诗词的关系,作者把诗比作山,把词比作水。在此,间隔号构筑了语意的联系,也标明了作者的思路与写作重点,可谓是煞费苦心。浙江考生则用《菊、竹、民族》为题写出人文与民族发展关系。云南一考生则用《列车·茶·春花》写出它与挫折、痛苦的关联;高考像呼啸而驰的列车,“我”紧紧抓住列车的边缘,车在奔驰,“我在痛苦”。“我绝不坐以等毙”,于是,我赶上了列车;人生如茶,在沸水中沉浮,但却那样从容,宛如生命;一朵春花虽会枯萎,但春天会永远留在你的心里。三个部分,三个比喻,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其它考生也巧用标点,或用逗号,或用冒号,或用破折号……充分考虑表情达意的需要,体现他们扎实的语文功底。如: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放(江苏考生),德先生,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浙江),壮哉,猛士!(福建)忠与义的交织—走近宋江(福建),信他,亦或信仰(河南)忙,不亦乐乎? (上海),语言,沟通的基石(广东)爱在心,口难口(广东),风,可以穿越荆棘(四川)。
二、巧用辞格
修辞手法具有增强语言表达力的天然优势,它在作文中的重要,犹如电脑鼠标的右键。在作文行文时,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具体、文采飞扬、录韵发动。两样如果以修辞入题目可以使用作文显得新奇、新颖、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巧用比喻
比如某年高考全国卷“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这个作话题,由于话题所提供的“挫折”与“痛苦”处于对举状态,很难在题目中圆融。而四川考生拟题为(风,可以穿越荆棘)堪称典范。“风”与“荆棘”,本是大自然中极为常识的两种事物,却被作者拿来作为“生命”和“挫折”的譬喻;中间再用“穿越”一词绳贯,使得话题所蕴涵的“遭遇认为的拟题必须引起要战胜痛苦”的命意。得到了完美的落实。
2、巧用拟人
用拟人来拟题这种方法使题目显得亲切自然。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作《诚信“漂流记”》;以环保为话题,可为《树的“叹息”》,以幸福为话题,可拟为《与幸福有个约会》,以挫折为话题,可拟为《挫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我与挫折的亲密接触》,以烦恼为话题,可拟为《请你不要来敲门》。
3、引用、化用、反用
我们知道,化装师能够化腐朽为新奇,重要原因,就是善用“涂脂抹粉”。在化妆师巧手点缀下,一张张生动形象的面孔向观众叙说着另样的“故事”与“情怀”。文章的题目,两样也需要我们去“妆扮”,而最好的“脂粉”,就是从古典诗文中吸取精华。引用、化用、反用,古典诗文中句子,能取得较好效果。
高考中,如湖北考生“矮低斜行闲作草”,引用陆游的诗句道出对恬美生活的渴望,又如以生活为话题,可拟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诗)《一菱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以理解为话题,可拟为《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救救孩子》(鲁迅同名小说),福建考生的“照 海 倚天”则是化用曾国潘在天津城攻破黄袍加身时写尽生平心镜的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历史人物作了一分为二评价。
4、其他修辞
比如《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争渡!速渡?》用设问;《我发现了家中的“贼”》用反语;《人生需用掌声》用借代;《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用反问;《垒高自己》用拟物;微笑是一句世界语》用通感;《躺着读书,站着坐人》用对比。
三、逆向拟题法
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思考问题,“反弹琵琶”出新意。河南一考生写的《不诚不信不为过》一文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诚信做为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真诚守信,喜欢真真实实地做人,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信不为过”。立意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这一题目恰如万绿从中一点红,是那么亮丽,那么惹眼,一下子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拟题时要克服定势思维,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异向思维”。如: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妨来个《多个“朋友”多堵墙》;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妨来个《学会在失败中认输》《失败了,多好》,以“成长”为话题,可拟为《我不想再长大》,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今夜渴望停电》,以“读书”这话题,可拟为《我是个贫者也是个富翁》又如《近墨者未必黑》《好人一生平安?》《不知足者常乐》。
四、词语巧妙嫁接法
借用其它行业或时下流行的用语,与语文学科进行无缝对接,如此拟出的题目无疑具备了远缘杂交的奇异优势,是一朵赏心悦目的娇艳之花,如《金钱和快乐如何换算》、
《青春的内存和接口》《愚蠢指数》《可持续的快乐》《打纪
念品和土特产品的擦边球》《拍卖诚信》,看了这些题目,谁能不颔首称许。当然,拟写艺术化标题的技巧,远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错位法《有风格的小偷》《完美的错误》,谐音法《向前看与向钱看》并列组合法《词人·酒徒·钓客》……
古人曾把拟题喻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则尤为重要了,
上述几种拟题方法共同的特点是:不仅能够表情达意,而且可给人艺术化的享受。“标题亮丽,文自生辉”。想信一个好的标题,定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的第一个接触点,阅卷老师产生“心动”的第一站,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为此,对作文的标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个有磁性的标题应具备哪些特点呢?
第一是“简”,即文字简约而不繁复,表达简明而不模糊。一般而言,字数以十个字以内为宜。
第二是“当”,即用语确当,准确达意;题体得当,记叙议论各得其体。
第三是“新”,即造语新奇,戒陈词滥调;角度新颖,戒落入俗套;形式新异,戒呆面目,死鱼眼。
最后是“文”,即讲究一点文学性,增添一点文雅气。最好有点文化色彩。
从全国高考满分试卷看,相当一部份考生注意到文章的题目,且拟出不少好题,但不外乎就是以下技巧。
一、巧用标点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并借助语境而产生丰富的内涵。
例如,江苏考生的作文题《山水韵·诗词情》,用间隔号巧妙标明山水与诗词的关系,作者把诗比作山,把词比作水。在此,间隔号构筑了语意的联系,也标明了作者的思路与写作重点,可谓是煞费苦心。浙江考生则用《菊、竹、民族》为题写出人文与民族发展关系。云南一考生则用《列车·茶·春花》写出它与挫折、痛苦的关联;高考像呼啸而驰的列车,“我”紧紧抓住列车的边缘,车在奔驰,“我在痛苦”。“我绝不坐以等毙”,于是,我赶上了列车;人生如茶,在沸水中沉浮,但却那样从容,宛如生命;一朵春花虽会枯萎,但春天会永远留在你的心里。三个部分,三个比喻,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其它考生也巧用标点,或用逗号,或用冒号,或用破折号……充分考虑表情达意的需要,体现他们扎实的语文功底。如: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放(江苏考生),德先生,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浙江),壮哉,猛士!(福建)忠与义的交织—走近宋江(福建),信他,亦或信仰(河南)忙,不亦乐乎? (上海),语言,沟通的基石(广东)爱在心,口难口(广东),风,可以穿越荆棘(四川)。
二、巧用辞格
修辞手法具有增强语言表达力的天然优势,它在作文中的重要,犹如电脑鼠标的右键。在作文行文时,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具体、文采飞扬、录韵发动。两样如果以修辞入题目可以使用作文显得新奇、新颖、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巧用比喻
比如某年高考全国卷“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这个作话题,由于话题所提供的“挫折”与“痛苦”处于对举状态,很难在题目中圆融。而四川考生拟题为(风,可以穿越荆棘)堪称典范。“风”与“荆棘”,本是大自然中极为常识的两种事物,却被作者拿来作为“生命”和“挫折”的譬喻;中间再用“穿越”一词绳贯,使得话题所蕴涵的“遭遇认为的拟题必须引起要战胜痛苦”的命意。得到了完美的落实。
2、巧用拟人
用拟人来拟题这种方法使题目显得亲切自然。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作《诚信“漂流记”》;以环保为话题,可为《树的“叹息”》,以幸福为话题,可拟为《与幸福有个约会》,以挫折为话题,可拟为《挫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我与挫折的亲密接触》,以烦恼为话题,可拟为《请你不要来敲门》。
3、引用、化用、反用
我们知道,化装师能够化腐朽为新奇,重要原因,就是善用“涂脂抹粉”。在化妆师巧手点缀下,一张张生动形象的面孔向观众叙说着另样的“故事”与“情怀”。文章的题目,两样也需要我们去“妆扮”,而最好的“脂粉”,就是从古典诗文中吸取精华。引用、化用、反用,古典诗文中句子,能取得较好效果。
高考中,如湖北考生“矮低斜行闲作草”,引用陆游的诗句道出对恬美生活的渴望,又如以生活为话题,可拟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诗)《一菱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以理解为话题,可拟为《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救救孩子》(鲁迅同名小说),福建考生的“照 海 倚天”则是化用曾国潘在天津城攻破黄袍加身时写尽生平心镜的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历史人物作了一分为二评价。
4、其他修辞
比如《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争渡!速渡?》用设问;《我发现了家中的“贼”》用反语;《人生需用掌声》用借代;《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用反问;《垒高自己》用拟物;微笑是一句世界语》用通感;《躺着读书,站着坐人》用对比。
三、逆向拟题法
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思考问题,“反弹琵琶”出新意。河南一考生写的《不诚不信不为过》一文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诚信做为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真诚守信,喜欢真真实实地做人,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信不为过”。立意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这一题目恰如万绿从中一点红,是那么亮丽,那么惹眼,一下子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拟题时要克服定势思维,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异向思维”。如: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妨来个《多个“朋友”多堵墙》;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妨来个《学会在失败中认输》《失败了,多好》,以“成长”为话题,可拟为《我不想再长大》,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今夜渴望停电》,以“读书”这话题,可拟为《我是个贫者也是个富翁》又如《近墨者未必黑》《好人一生平安?》《不知足者常乐》。
四、词语巧妙嫁接法
借用其它行业或时下流行的用语,与语文学科进行无缝对接,如此拟出的题目无疑具备了远缘杂交的奇异优势,是一朵赏心悦目的娇艳之花,如《金钱和快乐如何换算》、
《青春的内存和接口》《愚蠢指数》《可持续的快乐》《打纪
念品和土特产品的擦边球》《拍卖诚信》,看了这些题目,谁能不颔首称许。当然,拟写艺术化标题的技巧,远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错位法《有风格的小偷》《完美的错误》,谐音法《向前看与向钱看》并列组合法《词人·酒徒·钓客》……
古人曾把拟题喻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则尤为重要了,
上述几种拟题方法共同的特点是:不仅能够表情达意,而且可给人艺术化的享受。“标题亮丽,文自生辉”。想信一个好的标题,定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