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营造小氛围,构筑大环境

【作者】 庞卫卫

【机构】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儿童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目不识丁的海员也可以经过几年的海上生涯后说一口地道的伦敦音,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作用,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也指导我们在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上做进一步的努力。
  一、以兴趣为基石
  “孩子的学习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兴趣”。 “学习语言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她有兴趣,任何语言都可以去涉猎、去学习。”。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好处。因此我们强调,家长应该激发、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去学。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困难主要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的父母常常困惑:“我自己英语说得也是结结巴巴的,怎样在家里给孩子制造一个英语环境呢?”其实,家长关键是要起一个督促与兴趣引领的作用,并不需要精通英语。可以在家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可以跟孩子一起复习他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学习语言的兴趣和重视,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把课堂学习到的东西讲给你听,甚至可以一起做网上的练习。还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英语的电影,在家里收听一些英语的学习节目。” 家长甚至可以在家里营造一个小小英语角,把孩子写的英语短句、小诗和贴有英语解说的绘画一一张贴出来,还可以把各种有英语名称的小玩具摆放在那里,每天定时和孩子一起到英语角里回味一下以往学过的内容。
  二、构造课堂全英环境
  探究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会发现宝贵的课堂教学充斥了大量的中文讲解,教师过分夸大了语法的作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无法升华为语言技巧。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泡在水里并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才能像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英语语言习惯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比如说,坚持课堂五分钟英语活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对话练习。学生在每节课上,把准备好的对话内容向全班同学亮相。会什么,说什么尽量减轻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心理压力,不搞每错必究。每周确定一个专题,如谈年龄(Talking about the age)、介绍 (In troduction)、玩耍( Playing games)、购物 (Shopping ) 等。在教学名词时,收集或发动学生自带实物,或制作模型或利用图片,使学生听其音、观其物、明其意。在教学动词时,随时配以简笔画,既直观又形象。在学习运动单词时,我要求学生每人至少画两幅简笔画,通过画简笔画,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各种运动的表达方法,也大大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比如也有专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营造语言环境,在外语课堂中方法很多,如组织小组活动,提供用英语交际的机会,集中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技巧和功能,开展解难题的活动,提供多媒体语言材料,用各种方法重复语言内容以及提供开放性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机会;还有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提示和其他必要帮助;给予学生选择和参与机会也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实现。
  三、拓展第二课堂
      行英语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有效的交际才能学好语言。我在拓展第二课堂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举办英语竞赛,有听力竞赛、朗读竞赛、书法竞赛、对话竞赛、专题演讲比赛等。再例如每周两次“口语秀”,每周一歌。发动学生每周学唱一首英文歌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每月阅读、欣赏一篇美文。大量的语言实践,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了知识,也进行了语言操练,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多种模式相互结合
   弱化课堂教学的作用,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人均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活动的动力和机会,最终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模式方面,采取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鼓励开展活动课程、微型课程;鼓励采取小班上课、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创设有利于交流的授课、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建立适应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等。活动应常规化,同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应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变校园为大课堂   
    除了上述英语学习模式之外,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校园物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样是外语学习环境的有效组成部分。物理环境方面包括外语图书资料、校园中(楼房、路径、花草树木等;文明行为)的英文公示语、英语名家名言、英语板报;教室内的英语国家地图;等等。外语学习的文化氛围包括电视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节目(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英语广播节目、英语电影、英语专家讲座以及其他以英语为主题的课外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外语氛围中,学生受到熏陶和激励。这种文化氛围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多媒体进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可以从语言、声音、文字、图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模拟现实生活得情景,能以动画显示各种图像,并通过交互设置,可以随放随停、反复使用,这种声音和形象的有机结合,创设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感到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很快激发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课前2——3分钟,放一些儿童英语歌曲或是朗诵一些朗朗上口的小诗,能让学生在跟唱的同时,享受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进入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在读课文时,可以播放教学视频,多听标准的语音,正确的学习语音语调,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环境中,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自然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听力。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块舞台上,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的生活化得活动,引导学习说英语讲英语,创设学英语的环境,最终学会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使每个学生真正爱英语,学会英语。
  
  七、重视培养交际能力 
  学生交际能力既是教学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学策略。我在英语教学中,设计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由一些由交流情景话题或主题构成,鼓励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进行广泛的实践。课堂强调"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的机会和良好的语言气氛,小学外语教学通过儿歌、童谣、短故事、游戏等,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敏感性。教学以听、说为重点,教材、练习以对话为主,课堂活动灵活多样,3/4的时间用于各种听说活动。由此,学生的交际能力获得了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外语学习环境不但是外语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校园物理环境、文化氛围等各方面条件的有机整合,而且是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机能三方在“硬环境”基础上共同构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软环境。环境的创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切实体现情景化学习、合作化学习以及开放式学习的特点,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英语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