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作者】 徐桂珍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具体作法。【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所谓自主地学习,即:通过学生的自发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己优势的学习。在英语课堂中,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英语学习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主动完成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尝试着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兴趣入手,以趣激学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知”“乐知”就是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枯燥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成为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二、 给学生空间,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同时,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加深印象”、“夯实基础”,而是教师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如在教授How many do you want?这一课时,要求学生邀请好友一起去购物,对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编自演的。于是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开始寻找搭档,边说边演,其乐融融。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三、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地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因为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的课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按课文要求,或两人一对,或分成小组,或随意换位置,用与好朋友谈心、打电话等方式,让学生能围在一起用英语对话、交流,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用英语交流,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增强其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使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培养。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爱动、爱玩、爱跳、爱唱、爱游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如:在教授动词短语时,全班分成boys and girls两组,请一组的一位同学上前扮演或表现一种动作,请另一组的同学猜一猜,并正确地说出英文单词,猜对者为本组得一枚star。学生们夸张的动作,有趣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同学,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积极性颇高。又如:在教授I feel happy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制各种表情动作道具。上课时,我为学生设置了认一认、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等游戏环节,学生个个兴致高涨,积极踊跃地参与。可见,当学生的身心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授人以渔,挖掘潜能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并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授音标时,教师写出一些单词,让学生先自己读,接着让学生作比较,相互讨论、分析,然后让他们说出其发音,教师最后予以确认。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语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较灵活、轻松地化解了一个教学难点。又如,在学习this和that 两词的用法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再相互讨论后,归纳总结出了一个结论:this用来描述近处的东西,而that则指远处的物体。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听任老师摆布。还孩子一片蓝天,让他们自己去翱翔。总之,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大胆探究、勇于自主创新的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所谓自主地学习,即:通过学生的自发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己优势的学习。在英语课堂中,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英语学习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主动完成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尝试着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兴趣入手,以趣激学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知”“乐知”就是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枯燥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成为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二、 给学生空间,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同时,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加深印象”、“夯实基础”,而是教师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如在教授How many do you want?这一课时,要求学生邀请好友一起去购物,对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编自演的。于是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开始寻找搭档,边说边演,其乐融融。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三、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地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因为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的课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按课文要求,或两人一对,或分成小组,或随意换位置,用与好朋友谈心、打电话等方式,让学生能围在一起用英语对话、交流,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用英语交流,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增强其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使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培养。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爱动、爱玩、爱跳、爱唱、爱游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如:在教授动词短语时,全班分成boys and girls两组,请一组的一位同学上前扮演或表现一种动作,请另一组的同学猜一猜,并正确地说出英文单词,猜对者为本组得一枚star。学生们夸张的动作,有趣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同学,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积极性颇高。又如:在教授I feel happy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制各种表情动作道具。上课时,我为学生设置了认一认、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等游戏环节,学生个个兴致高涨,积极踊跃地参与。可见,当学生的身心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授人以渔,挖掘潜能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并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授音标时,教师写出一些单词,让学生先自己读,接着让学生作比较,相互讨论、分析,然后让他们说出其发音,教师最后予以确认。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语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较灵活、轻松地化解了一个教学难点。又如,在学习this和that 两词的用法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再相互讨论后,归纳总结出了一个结论:this用来描述近处的东西,而that则指远处的物体。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听任老师摆布。还孩子一片蓝天,让他们自己去翱翔。总之,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大胆探究、勇于自主创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