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 孙 荣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教学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尤其是在大班额情形下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它是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和改进。
【关键词】高中英语 ; 课堂教学 ;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正文】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学习互动方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养成学生健康向上品格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关的积极实践与尝试。因此,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通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获得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则正是实现这种合作互动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体验学习,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小组的集体力量与智慧;让学生真正的变成学习的主人。
     (一)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办法通常有固定分组与动态分组两种。
     1、固定分组
  ?我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所带班级高二(一)班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
  2、动态分组
     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之间过于熟悉或产生矛盾都会影响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至于影响活动完成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
     3. 明确的小组分工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轮流担任一定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或给每个同学编号1,2, 3,4……号,这样更便于老师课堂上的操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
     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
     3. 培养有序表达的习惯。所谓有序,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说话有序和有序地说。在小组讨论中,一些学生发言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发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自学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让能说会道的学会谦让,让旁观者学会参与。
     4. 培养积极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递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
     (三)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 规律性知识的合作讨论。如某个时态的语法规律或语音规律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出规则。
 2. 竞争性任务的合作。如课堂开展的一些朗读比赛,表演比赛等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总能激发学生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比个人完成任务的形式更加高效。如在进行外研高中英语必修2 Module 3Music reading部分的教学时,在进行了初步的阅读微技能训练后,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操练,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朗读大“PK”。
 ?3. 学生间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英语课堂教学中口头的交际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在学完一篇课文或一段课文后,老师给学生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大脑兴奋的情况下轻松的巩固了知识。
(四) 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表现,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加以说明和体现:
  合作学习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五)但是这些活动得走出误区才可以产生效果。
 误区:课前的“总动员”。学习互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在个人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而设计的。
(六)进行科学的评价
 ?1. 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有利于小组的成长,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常规习惯,能够激励小组的进步。
  2. 评价主体多元。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或小组。在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如: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You are clever.等等。
  3.评价方式要多样。现在我们在很多课上都看到了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构思新颖,从学生的童心需要出发,有的教学评价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英语学习互动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要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互动,不要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合作,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小组学习互动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习互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学习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