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 周存刚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外国语学校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通常我们会在教学中采取兴趣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积极鼓励同学之间的同学互助。并对学生们实行多元化评价,使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充满信心。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正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之我们也迎来了新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一再提高。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电脑课”,它不仅仅教给学生们简单的电脑操作和计算机理论,它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们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做好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准备。
一、坚持趣味教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成功的先导。兴趣可以使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我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1、引导法。引导法又可分为理论引导法和实践引导法。理论引导就是教师利用自己丰富的电脑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可以穿插许多当下流行的信息动态,讲一些有关电脑的奇闻怪事。如电脑黑客、网上病毒,最新软、硬件信息等一些学生们很兴趣又很贴近现实的信息。实践引导法就是教师利用自己对电脑的熟练操作,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比如,学习网络这章时,我不会急于讲解理论知识或者实践操作,也不会急于立下太多的规矩,布置多少学习任务。我会把整堂课都定为兴趣激发课。我会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上网,查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资料,看自己想看的电影,搜索喜欢的图片,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用word制做的精美的贺卡发给快过生日的朋友,并愉快的与朋友实时交流,当然这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带着他们同我一起感受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紧密联系和重要性,激发起他们要主动学习这门课的欲望和热情。
    2、比喻法。所谓比喻法就是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来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我在讲文件和文件夹的时候,我是带着自己最大的一个包走上讲台的,在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中,我打开最外面一个最大的包,拿出里面的书、玩具等杂物和一个小些的包,在这个小些的包里又拿出了钥匙、纸巾和更小的钱包,打开钱包,里面还有钱和卡等。就这样我在同学们的好奇和笑声中一层一层地把它们打开,然后再结合着它告诉学生们,文件就是我包里的东西,而文件夹就是我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包,文件夹里可以放文件也可以放下一级子文件夹。就这样他们很轻松地理解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意义和关系。
二、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学生的基础不同,甚至是相差甚远。有些城里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和上网已经非常熟练,并且对一些常用软件,也有一定基础。但有些农村来的学生,从来都没有用过电脑,对电脑可以说还处在一无所知的程度。在这两种两极分化的学生之间,还有一些学生,对电脑有些初步了解和应用,但懂得不多,操作不熟。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我把学生按照他们对电脑的掌握情况分成A、B、C三类,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处理。
  1、不光是学生分层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要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比如,初一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有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经过了解发现A类学生在小学阶段他们已经简单学过制作幻灯片了,而C类学生根本不会。于是针对不同情况我就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A类学生,他们已经学过幻灯片知识我就不再重复讲解,直接给出一个综合性任务,比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自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制作一份演示文稿。当然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式各样没有见过的问题,比如模板的制作等等,这时我并不是急于给他们解决,而是首先让他们上网查找帮助,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自主探究。如果还不能解决,最后才由我给他们讲解,这样通过问题来引发他们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B类学生,已经学过幻灯片制作,但不精通,我就让他们直接进入演示文稿的制作,电脑不受老师控制,而C类学生则必须听老师讲解如何制作幻灯片如文字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以及幻灯片的处理和播放等等。
  2、在安排上机座次表的时候,我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安排在一个小组,并每个组指定一个基础最好的同学当小组长。碰到问题,他们可以小组讨论,一起解决,小组长还可以小组内巡回辅导。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我再加以点拔或讲解。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而且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多元化评价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我从不大声呵斥、批评学生,对于所有的学生,我都采取鼓励的方法。无论他们做得如何,我会根(下转第64页)(上接第65页)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和鼓励,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给予指正,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轻松、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