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人

【作者】 初春美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测试和试卷评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等重要作用。如何高效组织试卷讲评课,是诸多一线教师亟待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鉴于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试卷评析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进行错题统计与分析,便于有的放矢
  试卷统计、分析是试卷评析的第一个环节,可由学生根据教师下发错题统计表格组织进行,也可由学生自己组织分析总结。对于选择题,主要是进行错误选项统计;对于非选择题,则主要是进行错题原因的分析与统计,主要包括错题所涉及考查的知识点、错题原因、正确思路分析、基本答题要点整理等方面。通过该环节的组织进行,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加强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教师科学组织、有效调控试卷评析课的进行提供数字依据。
二、进行个人自悟,搞好错题纠正
  一道试题,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由于概念不清,知识记忆不牢,造成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也可能是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也有包括分析能力低下,抓不住关键条件,不知题目所云;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等因素。对于错题原因,教师应指导学生立足自己答题实际,对其中的错题进行感悟,在深入自我分析错题原因的基础上,搞好错题纠正工作。
  个人自悟、错题纠正这一环节是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纠错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基础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简单的操作能够解决的一些题目,解决的方式方法有查阅课本例题法、同桌讨论以及组内初步合作讨论等形式。组织个人自悟,搞好错题纠正工作环节不可少,通过这一环节的进行,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基本解决了一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二是真正使一些较难解决的题目“显山露水”,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探究素材。
三、组织课堂自主合作与探究活动,凸显学生主体性、主动性
  1、贯彻“三不探究五探究”活动思路。
  所谓“三不探究”,即:一些因学生掌握不牢固而出现低级失误的基础性题目不予探究;由于审题不严格等原因导致的错误学生借助自身力量能够解决的题目不予探究;题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学生当时没有解决但考后能借助自己的感悟或集体的力量予以解决的题目不予探究。所谓“五探究”,即:集中全力探究解决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盲点以及知识障碍点。
  2、落实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五步流程。
  第一步,组织学生针对试卷出现的错题,在个人自悟的基础上,再深入进行探讨钻研,可采用回顾温习试卷、翻阅课本例题法,同桌讨论法,时间约8-10分钟。
  第二步,组内探讨。主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进行,时间约10-12分钟。
  具体课堂合作探究活动,要落实三个“明确”:
  ①明确探讨题目(紧扣测试反映出来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障碍点)
  ②明确探讨分工(题目探讨分工、成果记录分工、成果展示分工、点评分工)
  ③明确探讨应达到的目标及层次;
  第三步,成果展示与点评。时间约10-15分钟。
  具体成果展示可采用评论式、互评式、概括式等方式进行。主要引导学生汇报展示对于相关错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策略的认识和看法、具体答案要点的整理,以及与题目的拓展与深化相关的其它问题。
  落实“成果展示与点评”环节,应首先明确相应的展示及点评要求,包括展示成果的答案要点格式的是否规范化、内容是否全面明确化、要点语言是否精炼化;点评者是否切中要害,是否全面等等。
  第四步,拓展迁移,巩固训练。
  这一环节,是站在高于题目本身的一种高度,是对题目本身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可以组织“生考生”,让学生在解决错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变形题,或者立足错题进行适当拓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升华提高
  这一环节可放在课堂互动学习的最后环节组织进行,由各学习小组围绕学生答题情况及合作探究落实情况合作讨论集中展示进行。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进行知识性总结。由各小组展示本试卷所考查的相关知识点、错题所反映出来的重难点疑点落实解决情况,以及通过问题解决得到的相应的知识建构体系。
  二是进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学习表现情况的总结评价。主要包括互助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思路分析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展示效果评价;有关考题延伸与拓展度的评价;以及解决问题时相关同学语言表达是否简洁干练有条理等的评价。等等。
  三是对本次测试及试卷评析课的组织实施得到的经验教训予以展示,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
  试卷评析课组织与实施,进一步凸显了学生问题解决发现者与探索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特征。这样一种碰撞式的、集思广益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习过程、能力提升的主动权与空间交还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与教学关系的最大优化
  积极、高效、有序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充斥试卷评析课始终,同学们互相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与共进,实现了共同提高与发展。在课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学生则跻身于学习舞台的中央,成为学习这部大剧的“主要演员”,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其主体性得到了凸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得到了解放。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实现了转换,一种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已经生成,教学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试卷评析课上,学生和教师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作为评价主体,学生与教师通过参与检测评价,在检测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检测特有的激励功能和定位反思和总结功能使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