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作业布置要多样化
【作者】 张基武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平原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认为化学作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注重作业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为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化学问题,让学生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体会到化学的应用价值,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如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我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观察家庭中使用的液化气灶底部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阀门,其作用是什么?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如丁烷C4H10),如果改用管道煤气(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试根据它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燃烧等体积的丁烷和水煤气,那一种消耗氧气多?如果你家厨房原来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改为用管道煤气,那么,所用的灶具需如何改进?
类似的还可有**常生活中的化学:重金属盐的解毒;厨房中的化学:食醋和酱油的辨别、菜刀为何易生锈、蜂窝煤的燃烧、油锅起火的处理。农业中的化学:土壤的酸碱性、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二、注重作业多样化。
我根据几年教学发现学生对各科布置作业形式千篇一律,有所厌倦,我在作业设计上采取了多样化的偿试。如讲元素化合价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抄写、默写,而采用歌诀的形式,把化合价谱入歌诀中教会学生,同时一部分学生不会唱歌又编成顺口溜,采取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分别记忆,然后采取对歌的形式进行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优胜者反复表演,课堂上掌声阵阵,课后欢声笑语,展示学生们才艺和素质,激励了学生们的激情与智慧。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的时空开放,使学生的作业天地也更为广阔,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如“农村秸杆焚烧危害的调查”,学生通过对本地区的采访、调查、查阅文献,都认为就地焚烧秸杆对大气、水环境、消防安全等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危害,学生通过分析还就秸杆资源的再利用,改变燃料结构等提出了一系列很好的建议。
三、注重作业人文化。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同时通过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也让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交流的乐趣,具体做法是:
在新课程中,适时适度地写好作业评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对于学困生在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给以热情地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总有回报。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我在他们的作业中批上“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努力成功会向你招手,对作业潦草马虎、敷衍塞责的学生,我会给他“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作业一贯认真,我又会写上“很好,希保持。”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却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乃至心灵世界。通过批改作业,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问题,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四、注重作业个性化。
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布置作业的要求也要不同,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同,不同档次的处理方法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克服过去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如讲授石灰石的利用,布置动手实验预习作业。(1)煅烧石灰石的变化;(2)石灰浆搅拌沙子做成小砖块;(础较差的做第(2)个,基础好的做第(1)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和发展,且课堂气氛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记忆牢固,学生的基础得到保证,负担得到减轻,并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如讲根据化学式计算时,这是考试必考题,也是基础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拿满分,我在讲课时就偏向差生,从提问到解题格式到板演巩固练习一条龙全部由这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让部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作业的方法,让学生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去完成作业,从而使化学作业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教师在留化学作业时可大胆规定:不会做的可以不做,也可自己另选题或编题做,会做的做完后,需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问题1? 本次作业你是独立完成的还是在别人指导下完成的?
问题2? 本次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目原因在哪里?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如实掌握学生实际水平;问题2的
设定使学生不做不会做的题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同时知道科与科之间是有连带关系的,所以每一科都不能忽视,再也不会有人去抄袭作业。变紧张而轻松,变逃避而钻研,变虚伪而求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摒弃了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使学生真正明白完成作业是成功,弄懂问题所在更是成功,将他们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作业效果,真正起到减负作用。
五.注重作业整理系统化。
归纳总结的开放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让学生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归纳章与章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如学生对原子、分子、离子理解不清楚,因此让学生从三者的概念、构成物质、化学反应中是否被分、电性、三者的联系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如果能够在作业设计上多花一番心思,那必然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认为化学作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注重作业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为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化学问题,让学生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体会到化学的应用价值,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如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我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观察家庭中使用的液化气灶底部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阀门,其作用是什么?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如丁烷C4H10),如果改用管道煤气(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试根据它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燃烧等体积的丁烷和水煤气,那一种消耗氧气多?如果你家厨房原来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改为用管道煤气,那么,所用的灶具需如何改进?
类似的还可有**常生活中的化学:重金属盐的解毒;厨房中的化学:食醋和酱油的辨别、菜刀为何易生锈、蜂窝煤的燃烧、油锅起火的处理。农业中的化学:土壤的酸碱性、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二、注重作业多样化。
我根据几年教学发现学生对各科布置作业形式千篇一律,有所厌倦,我在作业设计上采取了多样化的偿试。如讲元素化合价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抄写、默写,而采用歌诀的形式,把化合价谱入歌诀中教会学生,同时一部分学生不会唱歌又编成顺口溜,采取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分别记忆,然后采取对歌的形式进行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优胜者反复表演,课堂上掌声阵阵,课后欢声笑语,展示学生们才艺和素质,激励了学生们的激情与智慧。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的时空开放,使学生的作业天地也更为广阔,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如“农村秸杆焚烧危害的调查”,学生通过对本地区的采访、调查、查阅文献,都认为就地焚烧秸杆对大气、水环境、消防安全等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危害,学生通过分析还就秸杆资源的再利用,改变燃料结构等提出了一系列很好的建议。
三、注重作业人文化。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同时通过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也让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交流的乐趣,具体做法是:
在新课程中,适时适度地写好作业评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对于学困生在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给以热情地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总有回报。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我在他们的作业中批上“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努力成功会向你招手,对作业潦草马虎、敷衍塞责的学生,我会给他“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作业一贯认真,我又会写上“很好,希保持。”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却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乃至心灵世界。通过批改作业,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问题,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四、注重作业个性化。
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布置作业的要求也要不同,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同,不同档次的处理方法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克服过去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如讲授石灰石的利用,布置动手实验预习作业。(1)煅烧石灰石的变化;(2)石灰浆搅拌沙子做成小砖块;(础较差的做第(2)个,基础好的做第(1)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和发展,且课堂气氛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记忆牢固,学生的基础得到保证,负担得到减轻,并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如讲根据化学式计算时,这是考试必考题,也是基础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拿满分,我在讲课时就偏向差生,从提问到解题格式到板演巩固练习一条龙全部由这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让部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作业的方法,让学生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去完成作业,从而使化学作业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教师在留化学作业时可大胆规定:不会做的可以不做,也可自己另选题或编题做,会做的做完后,需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问题1? 本次作业你是独立完成的还是在别人指导下完成的?
问题2? 本次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目原因在哪里?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如实掌握学生实际水平;问题2的
设定使学生不做不会做的题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同时知道科与科之间是有连带关系的,所以每一科都不能忽视,再也不会有人去抄袭作业。变紧张而轻松,变逃避而钻研,变虚伪而求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摒弃了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使学生真正明白完成作业是成功,弄懂问题所在更是成功,将他们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作业效果,真正起到减负作用。
五.注重作业整理系统化。
归纳总结的开放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让学生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归纳章与章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如学生对原子、分子、离子理解不清楚,因此让学生从三者的概念、构成物质、化学反应中是否被分、电性、三者的联系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如果能够在作业设计上多花一番心思,那必然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