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与策略

【作者】 王 猛

【机构】 山东省桓台世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问是课堂的常规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即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还能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呢?
1.当前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
通过听课,我们知道很多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大多数采用全部回答和展示型提问的形式。全部回答的形式确实可以加快教学节奏,节省时间,但是忽视了提问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个别提问形式只是仅限于对字,词,句的识记,核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上,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借助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是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帮组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通过学习书籍我总结了一下几种办法;
⑴类比想象训练
教师创造性的设计训练内容,诱导学生有一类事物想象出与之相似的,相关的另一类事物,或诱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横向发展,培养发散性思维。
⑵对比想象训练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出想象意境,让学生有一类事物想象出相对相反的另一类事物,并形成鲜明的对比,亦可采取“快节奏训练法”,加速学生的思维速度,使之通过对比想象,一下子抓到所需的信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⑶辐射想想训练法
教师可以利用某项事物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辐射,进入熟悉的生活或知识领域,挖掘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4.在强化发散思维中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没有一定的范围,对所思考的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教师可以利用某种方位作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对现成结论不盲目,而是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分析问题,找出缺陷和不足;亦可采取“求异训练法”,即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对熟悉的事物重新审视,独辟蹊径。教师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想别人之未想,求别人只为求,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性。教师可鼓动学生的思维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过去、现在、未来、已知、求知、动态、静态等多方面展开发散,以开发其思维的立体性、周密性和条理性。
5.在加强聚合思维中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内容,通过精讲与巧练想结合,让学生从多向性的不同角度思考之后,在所提出的众多假设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以锻炼其思维的决断性、深刻性和严密性。
6.提示要适当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比如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例如一个教师说“Can you elaborate your answers?”若学生没能反应,教师应迅速改变说法,如“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等等。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7.启发学生适当发挥,拓展提问空间
发挥性问题是指有些问题不希望学生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而是希望学生尽量多进行一些阐述。教师在提问这样的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焦点不要过于集中,或者说,要将问题问的广泛一些。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多地发挥。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就是发挥性的问题,而“Do you usually do youe homework in the evening?”句不是发挥性的。学生对后者的回答很可能只说”Yes,I do”。当学生对发挥性问题有了一些回答之后,教师如果还想让学生说下去,就可以进一步的提示,如教师可用“What about… …?”来引导某方面的话题。
  我认为,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我们英语教师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发挥性问题正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课堂有教师一讲到底,势必会使气氛沉闷,然而教师加以提问,并要求学生加以思考回答,就会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有用性,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