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之初探

【作者】 刘爱芹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实现小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就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数学,并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生活理念 现实性 教学实践
【正文】
  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远离现实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使学生成为运用抽象数学符号的工具。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思考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理念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使小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一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生活实际,与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正好有些脱节,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会死气沉沉。实际上数学的学习有非常广阔的生活空间,因为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到商场买东西、进行存款、货物交换等无处不用。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来说,就要立足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通过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处处使用数学,处处反映着数学。
  数学教学的教学特点有了新变化,越来越呈现大众化、活动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数学发展的新趋势。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好好改革,避免学生越学越不愿意去学、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不再是纸上谈兵,能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现实世界联系起来,逐步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解决生活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作为数学教师,应不断认真学习,改革教育理念,积极投身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落实到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中。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当师生的认识和教材有偏差时,教师很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按照教材上说得去做,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埋没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不能只是熟悉教材,而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去进行,教师要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来组织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善于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生活特色的信息资料,以此来不断充实教材、调整所学教材、重组所学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通过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百分率”教学中,书本例题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脱节,教师可编写一些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替代。如在“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学中,一方面 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接触很少;另一方面利率的变化较快。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前对附近银行的利率、计息方法进行调查,在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基础上,再改编重组例题,让学生运用新的利率与计息方法来计算利息。这样,通过对新的利率与利息税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生活实践,真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除了将教材的原有例题改组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生活,在此基础上自编例题。如在“圆柱表面积”计算中,求学校餐厅安装的圆柱形落水管制作材料的面积。这些都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
  三、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引导小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如教学“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让学生去做一道操作题:教学楼墙上的“校园新闻”是由一块块正方形瓷砖拼成的,请动手求出一块瓷砖的面积,然后数出瓷砖的总数,最后算出整个“校园新闻”板块的面积,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旁。再如,学校总务处王主任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换衣服时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数据如下:电160度,水25吨,每吨1.70元,总共交了138.5元。你能帮李老师算出一度电多少钱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总费用-水费=电费,列式算出(138.5-1.70×25)÷160=0.60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云,在解决身边问题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各种手段,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去应用数学。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多多地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可以逐步让学生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让孩子们更多地从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方面,写下他们的想法、在数学运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的应用烙印,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数学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在教材中寻找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之后,有一位老师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师生搞春游,共有15人景区游玩,每张门票50元,现在恰逢淡季旅游区管理人员推出这样的优惠:一是单独买一张门票享受9折的优惠;二是团体生买5张门票免费赠送一张。你能帮老师想出一个省钱的方案吗?因为这个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于是学生们热烈讨论起来,很快就得出了结果。第一种方案:单独一张一张买票675元;第二种方案:团体买10张送2张,剩余三人单独买,要635元;第三种方案:团体买15张,把赠送多余的3张票拿去按个人票转卖,一算是615元。在讨论中学生个个情绪高涨,马上就有了第四种、第五种方案……此时,数学已远远不是课堂中的数学了,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好处。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已不是课本中枯燥而抽象的知识,而是变得很有趣味性和现实性。
  五、改革教学评价彰显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出有价值的反馈判断。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的评价标准、方案可以对被评价者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小学数学评价中,我们要以现实性的视野来进行评价,以此进一步彰显小学数学教学现实性。
  综上所述,数学离不开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和魅力,促进数学的应用和学习,从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幸彬.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理念的体现教育评论[Z].2007,4.
[2]辛自强,张丽.解决现实性问题与建构现实的数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