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顺利完成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普 赤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分组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前要多方筹划,重视物理分组实验的改进;分组实验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引导、组织和管理;最后,要做好实验后的总结、评价。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实验操作。
  关键词:交流 指导 分析 操作 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关于学生实验在“科学内容”的相关主题中提出的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多做实验。
  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顺利完成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展开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实验前要多方筹划,重视物理分组实验的改进
  1、集体备课,周详计划
  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每周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要提前制定好详细周全的学期实验教学计划,确保每个班级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验。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提前的预案。
  2、熟悉实验器材,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
  教师要克服仪器、场地困难。由于物理实验教学受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物理教师要对学校现有的实验仪器进行整理、修复和保养,对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师可把学校实验仪器统计表粘贴到教案或课本上,以便进行集体备实验课时制定实际有效的实验教学计划;提倡利用身边的物品、器具、材料等进行物理实验,对实验仪器配备不够的要向学校及时提出申请并解决,确保实验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同时,备课组要对实验室进行调配,避免实验室不够出现实验课“撞墙”。
  3、在交流与反思中改进实验
  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活动,对每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经验交流,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反思记录在教案上,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若教师有进行交流和探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事先进行说明和强调,可有效的提高分组实验课的课堂效率。特别是同堂实验课,教师之间可简化仪器交接手续,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与下一位上课的教师进行交流,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下次实验时出现类似错误,还有利于年青教师的迅速成长。
  二、分组实验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引导、组织和管理
  教师对分组实验课堂教学时要认真引导、组织和管理,确保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
  1、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
  如“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学生不是一进实验室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而是问学生你会怎样完成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才进行实验操作。
  2、加强对实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
  由于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做完实验,出于好胜心或成就感会跑到别的小组对他们的实验指指点点,甚至替他们操作,加上实验课本来学生较活跃,个别学生纪律性不强,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对实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3、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仪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仪器和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知道实验仪器的名称、作用、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其次,对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等进行强调,如:酒精灯用完后熄灭火焰时要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容易把旁边易燃物点燃,容易引发试验台失火,热学实验石棉网的取放若用手直接去接触容易烫伤,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会损坏弹簧测力计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器具、器材的损坏,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加强对操作上有困难的确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点拨,或操作上有差错的应及时纠正;在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暂时中断实验,通过演讲、示范、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最后,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发扬创新精神,对实验过程中的创新实验及时评价与表扬,对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细心的指导解决。
  三、做好实验后的总结、评价
  1、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分析、评价
  要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及产生相应的现象并如何纠正,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避免下次实验时出现类似错误。如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时产生的现象是指针会出现反偏,量程偏小时会满偏,量程偏大时指针偏转角度较小;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移到阻值的最大端,一闭合开关小灯泡就很亮,小灯泡容易烧坏等。
  2、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品质。首先,展示学生数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可展示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其次,教师可对相类似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巩固学生的知识,如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与探究“水的沸腾”两个实验,从所选择的器材到注意事项,再到表格的设计以及图像的作法,都很类似,做过这些实验后应该及时对它们进行比较,这样能更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再次,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如在“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时,学生在测量圆柱体铜块的质量时,有的小组测出的质量是87g,有的小组测出的质量是84g,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同一铜块在不同的天平上进行测量并比较,发现结果也不一样,可得到这是由于天平本身精确度不够而引起的误差,还可把两个铜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观察铜块用久之后有明显的磨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如何顺利的完成分组实验教学,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和探究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相互学习,总结经验,积极寻求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好方法,我们的分组实验课堂将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