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座位的“三国时代”——浅谈小学生座位编排的心理策略
【作者】 宋文相
【机构】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室座位的排列潜在地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座位排列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编排与调整座位的心理策略,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座位;排列方式;心理策略
教室中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用品都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座位及座位安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排座位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座位与生命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排好座位正是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编排与调整座位时,不能是老师一意孤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尽量按照学生所想、所需排座位,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策略。
要取得课堂座位编排的良好心理效应,班级管理者在编排座位时就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品德、性别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合理搭配,并加以动态的定向组合。
一、考虑生理因素:编排座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听力等生理因素,要按学生的高矮,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以使学生的视觉区在定向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另外,编排座位时,还要适当考虑学生之间体力的搭配,强壮者与弱小者搭配。这样,既便于搞劳动卫生,又可使学生从小养成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良好习惯。
二、合理选用方式:编排座位时要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编排方式。各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因此,班级管理者要根据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目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内容、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等恰当选择,合理运用。
三、智力能力匹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使学生智力能力匹配。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智力不等,成绩参差,方法各异,因此,让智力高的与智力低的匹配并带智力低的,可以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使学生互动,产生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效应;学习好、善于思考的与成绩差、学习方法掌握不好的学生排在一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样,使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同学匹配,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便于开展各项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个性形成互补: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使学生的个性形成互补。学生的个性有差异性,也就有互补性和制约性。班级管理者应努力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并根据每个学生个性的长处、短处进行合理搭配,促使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自然影响力,以对他们完美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在编排座位时,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外向型爱动,热情活泼、不拘小节、果断轻率;内向型喜静,腼腆文雅、感情深沉、待人接物谨慎、自我控制能力强、优柔寡断、不爱交际,把秉性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排,使性格外向,内向的结合就座,使之产生性格互补;把兴趣爱好相同与不同的学生合理安排,这样在某些方面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制约,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要考虑学生的气质差异,使各种气质类型错开搭配,以形成学生完善的心理品质等。相反,需注意不能把个性相近的学生编排为邻座,否则会助长其性格弱点。
五、优差科学搭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考虑学生品行和学习上的差异,尽量将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分开,使他坐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最后一排或者靠近教师的第一排,或夹在两个守纪律的同学中间,这样进行优差搭配,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以优带差,促差赶优。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往的条件,也有利于教师监控。但是,却不能以品行成绩来排座次,好差截然分开,更不能按学生考试分数高低排座,高者在前坐,低者往后排,甚至带有照顾奖励性地让优生尽占地利——中间前排,带歧视惩罚性地把差生发配到边远角落,或让顽皮的学生坐在讲台旁或教室后面的“特殊座位”上,这种做法既会导致“两极分化”和同学之间的隔阂,还会压抑差生,使他们产生自卑、惶恐、消极心理,甚至逆反心理。
六、性别合理调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考虑性别因素。性别因素具有很大的互补和诱导作用,如女生的含蓄和善于观察与男生的粗犷和喜欢表现,女生的形象思维,注重感情与男生的抽象思维,注重理性,女生的认真细致与男生的坚毅敏捷等,均可优势互补。尽管对男女生是否邻座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倾向于男女生邻座,而且,实验证明,学生适宜于男女同学夹座,或男女同学夹排。大量的事例也表明,男女生座位交叉搭配能构成和谐、轻松、文明的课堂氛围。所以,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把男女学生花插进行自然编排,或者采用条形编排式,把男女学生的前后顺序整排交叉,即左右为男女,前后男男女女,以利于男女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遵守纪律,并照顾到男女同学之间的情绪,有利于交流,有利于性别优势互补。
七、特别给予关注: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特别关注两类学生,一类是学习基础差,成绩不佳,需要教师易于发现、照顾辅导的;一类是性格外向好动,在课堂上注意力、自控力较差,不守纪律的。这两类学生要编排在离教师近,易于控制和管理的座位上,使他们处于教师注意力的最佳范围,以便及时教育和指导。但是,如前所述,不能为了惩罚或为了避免干扰其他同学而设立特殊座位,让顽皮的学生,特别是差生坐在这种座位上,这既不利于教育学生,又会使他们产生对抗情绪。
八、采取分隔包围: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对极个别十分调皮、一时难以改正的学生,可以采取“分隔包围”的措施,在其周围安排异性内向、学习专心的同学,形成一个“包围圈”,使其无法惹事生非,扩散影响,促其反思,并逐渐转化。但是,采取这种措施后不能放任不管,使其产生孤立感和被抛弃感,而要主动热心地管理,并发动班干部给其关心、帮助和疏导。
总之,座位及座位编排方式,无疑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座位编排的方式、方法及心理、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编排模式,同时也要考虑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境设计,使整体设置能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灵活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座位编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合理地编排学生的座位,不仅是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尊重,更是为了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实现教育功能发挥的最佳化,最终能使育人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育;座位;排列方式;心理策略
教室中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用品都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座位及座位安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排座位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座位与生命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排好座位正是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编排与调整座位时,不能是老师一意孤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尽量按照学生所想、所需排座位,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策略。
要取得课堂座位编排的良好心理效应,班级管理者在编排座位时就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品德、性别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合理搭配,并加以动态的定向组合。
一、考虑生理因素:编排座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听力等生理因素,要按学生的高矮,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以使学生的视觉区在定向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另外,编排座位时,还要适当考虑学生之间体力的搭配,强壮者与弱小者搭配。这样,既便于搞劳动卫生,又可使学生从小养成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良好习惯。
二、合理选用方式:编排座位时要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编排方式。各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因此,班级管理者要根据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目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内容、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等恰当选择,合理运用。
三、智力能力匹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使学生智力能力匹配。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智力不等,成绩参差,方法各异,因此,让智力高的与智力低的匹配并带智力低的,可以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使学生互动,产生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效应;学习好、善于思考的与成绩差、学习方法掌握不好的学生排在一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样,使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同学匹配,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便于开展各项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个性形成互补: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使学生的个性形成互补。学生的个性有差异性,也就有互补性和制约性。班级管理者应努力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并根据每个学生个性的长处、短处进行合理搭配,促使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自然影响力,以对他们完美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在编排座位时,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外向型爱动,热情活泼、不拘小节、果断轻率;内向型喜静,腼腆文雅、感情深沉、待人接物谨慎、自我控制能力强、优柔寡断、不爱交际,把秉性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排,使性格外向,内向的结合就座,使之产生性格互补;把兴趣爱好相同与不同的学生合理安排,这样在某些方面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制约,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要考虑学生的气质差异,使各种气质类型错开搭配,以形成学生完善的心理品质等。相反,需注意不能把个性相近的学生编排为邻座,否则会助长其性格弱点。
五、优差科学搭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考虑学生品行和学习上的差异,尽量将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分开,使他坐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最后一排或者靠近教师的第一排,或夹在两个守纪律的同学中间,这样进行优差搭配,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以优带差,促差赶优。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往的条件,也有利于教师监控。但是,却不能以品行成绩来排座次,好差截然分开,更不能按学生考试分数高低排座,高者在前坐,低者往后排,甚至带有照顾奖励性地让优生尽占地利——中间前排,带歧视惩罚性地把差生发配到边远角落,或让顽皮的学生坐在讲台旁或教室后面的“特殊座位”上,这种做法既会导致“两极分化”和同学之间的隔阂,还会压抑差生,使他们产生自卑、惶恐、消极心理,甚至逆反心理。
六、性别合理调配: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考虑性别因素。性别因素具有很大的互补和诱导作用,如女生的含蓄和善于观察与男生的粗犷和喜欢表现,女生的形象思维,注重感情与男生的抽象思维,注重理性,女生的认真细致与男生的坚毅敏捷等,均可优势互补。尽管对男女生是否邻座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倾向于男女生邻座,而且,实验证明,学生适宜于男女同学夹座,或男女同学夹排。大量的事例也表明,男女生座位交叉搭配能构成和谐、轻松、文明的课堂氛围。所以,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把男女学生花插进行自然编排,或者采用条形编排式,把男女学生的前后顺序整排交叉,即左右为男女,前后男男女女,以利于男女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遵守纪律,并照顾到男女同学之间的情绪,有利于交流,有利于性别优势互补。
七、特别给予关注: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要特别关注两类学生,一类是学习基础差,成绩不佳,需要教师易于发现、照顾辅导的;一类是性格外向好动,在课堂上注意力、自控力较差,不守纪律的。这两类学生要编排在离教师近,易于控制和管理的座位上,使他们处于教师注意力的最佳范围,以便及时教育和指导。但是,如前所述,不能为了惩罚或为了避免干扰其他同学而设立特殊座位,让顽皮的学生,特别是差生坐在这种座位上,这既不利于教育学生,又会使他们产生对抗情绪。
八、采取分隔包围:班级管理者编排座位时,对极个别十分调皮、一时难以改正的学生,可以采取“分隔包围”的措施,在其周围安排异性内向、学习专心的同学,形成一个“包围圈”,使其无法惹事生非,扩散影响,促其反思,并逐渐转化。但是,采取这种措施后不能放任不管,使其产生孤立感和被抛弃感,而要主动热心地管理,并发动班干部给其关心、帮助和疏导。
总之,座位及座位编排方式,无疑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座位编排的方式、方法及心理、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编排模式,同时也要考虑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境设计,使整体设置能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灵活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座位编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合理地编排学生的座位,不仅是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尊重,更是为了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实现教育功能发挥的最佳化,最终能使育人目的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