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积极应对新课改 着力提高化学高考复习效率

【作者】 曹占奇

【机构】 (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文章从新课改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改进高考化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化学 复习
【正文】
  2010年秋季甘肃省最后一批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我校在汲取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强力推行“3520”、“九段达标教学模式”, 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顺利实施。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科竞赛成绩优秀(9名学生取得全省一等奖),高考一本、二本进线率分别达到45%、80%,五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创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改促使我们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法、学法
  1.重视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起初,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到银川二十四中、六盘山中学、长安二中、陕西宜川中学参观学习。分两期组织120人赴北师大参加高级研修班。先后邀请10多名省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上新课程示范课,指导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增强了新课程实施的信心和责任感。对备战新课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课改起初我校规定了“3520”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复习5分钟左右,下课前的检测不少于5分钟,连续讲授不超过5分钟,一节课总的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种刚性规定的落实,对尽快转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课改成熟期我校又提出了 “九段达标教学模式”,注重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更适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     
  3.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的开发者、引领者和促进者转变。课堂变教为导,以导达学,学思结合,促进发展。极大地催生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分享互助成为课堂的主流。由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三年学习方式的量变引起了高中学习效率的突变。竞赛成绩、一本、二本上线率的提高,充分证明了新课改的基本着力点是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新课改重新定位了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与策略
     新课标化学高考《考试说明》提出:“化学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考查考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化学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从知识立意过渡到当前的能力立意。因此,化学高考复习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主干知识,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由于新课改教材抛弃了过去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的编排思路,采用以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质疑、创新、探究能力为指导思想的编排体系。而高考试题也从知识立意过渡到当前的能力立意,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书、质疑、探究、思考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复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主干知识,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复习时以“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晶体结构”为线索;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可以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主干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对学生实验(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分析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对实验复习有如下启示:⑴实验素材选取回归课本,注重对教材典型实验的综合考查,重视对教材实验的拓展与延伸。⑵注重对实验基础知识、实验现象的分析、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对化学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气密性检查等要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探讨实验原理的能力。⑶注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推理的考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⑷注重对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考查,重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复习备考应注重实验的基础性、拓展性、应用性、规范性,提高化学实验复习效率。
  3. 精练精讲,提高归纳总结和反思能力。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考纲、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力求找中高考的热点。上课时针对学生的模糊点、易错点及重点知识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再精选例题供学生解答,鼓励学生体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的突破口或技巧在哪里?由此题你还想到那些知识点?注重解题方法训练,力求答一疑会一类,练一题会一法,举一反三。这样就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归纳能力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路越来越开阔。
  4. 注意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所以在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自然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校第一届新课改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较大的转变。而高三的复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多角度地研读双纲与教材,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感悟命题特点与趋势,提升自己驾驭教材能力,从而提高高考化学复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2]杨仁茂,张镇.理综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及其复习策略[J].陕西.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