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晏 杰

【机构】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安坡公路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现代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什么。同样的学习结果用时少,其教学效率高。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正是基于学习的高效率和课业的低负担才实施的。因此,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应成为数学教师探究的课题。现在,就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营造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是数学教师首要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足以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全心地投入求知活动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营造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今天我们班可真热闹!你们看,老师还把谁带来了”。课件出示蓝猫。蓝猫:“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蓝猫,今天我想带你们一起去冒险岛寻宝,想去吗?”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安排他们在与蓝猫出发的路上,碰到了啄木鸟大哥分饼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情节,创设问题:要怎么分才能两人一样多,才公平。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被激发了,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好的教师给学生的是猎枪,而不是猎物;是点金术,而不是金子等。因此,一个优秀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向,及时把握自学中表现出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可以达到的难度、高度、深度,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和依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高效教学的核心。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深入讨论而得到的。合作探究是近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课堂教学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小组互助是基于小组建设和小组内外互动、合作交流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老师应教会学生什么时候质疑、质疑什么和怎么样质疑;老师抛出问题应有技巧,不妨把大问题支解成有梯度的小问题,使每个问题都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就容易打开话匣子。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时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要善于抓住学生观点上的分岐处,启发学生进一步质疑。训练学生会从不同角度甚至换个方向思考问题,他们就会有“我要主宰课堂”的自信!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质疑,随后进行合作探究,效果就比较好。
  三、拓展巩固,总结升华
  拓展巩固,总结升华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拓展巩固,总结升华,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如学生完整、准确地回答问题时,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分享同伴成功的快乐。“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教师是总结者、提升者、探索者、反思者,要高屋建瓴地总结所学内容,深入浅出地提炼方法规律。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经常养成一种学习、思考、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学习的效益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