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英语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

【作者】 王爱华

【机构】 山东省蒙阴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优秀人才,在给学生传授 知识的同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造就新一代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
  按照《中学德育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优秀人才,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造就新一代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教材选材范围十分广泛,优秀的文化传统,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培养他们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准 则。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人口、环境、能源、灾害、饥饿、贫困等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切实搞好高中英语学科德育教育,就必须抓住关键环节,从备课开始,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适时地运用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在英语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要渗透到教学中去,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要积极努力学习,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支持北京办好奥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介绍纸的发展史,课堂上,笔者利用投影仪,打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学生明白造纸术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造纸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八世纪的时候,中东才建立起第一家造纸厂,造纸术由中东传到欧洲,在美洲造纸术从1690年才开始。中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转播与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学习伟人,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SBIB Unit 21 Lesson 82介 绍马克思在学习外语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马克思不仅懂德、英、法语,还在五十多岁时为了研究俄国形势,开始自学俄语,在六个月内就能掌握这门语言,用俄语写文章。通过学习,使学生下决心学好英语。SBⅢA Unit 1 Madame Curie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Life)、勇气(Courage)、美德(Virtues),文章中描写了居里夫人求学时代的艰辛,以及她面对困难的态度。从这个方面,笔者启发学生,面对困难应持什么态度,鼓励学生向居里夫人学习。这样,学生以后面对困难,就不会被困难吓倒,而是像居里夫人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克服它。高中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Walt Disney, Charlie Chaplin, Martin Luther King Jr.,Helen Keller等。运用这些榜样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达到德育的要求,这些完全符合青少年积极向上、好胜心强、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
  三、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中学阶段,学生年龄只有十几岁,可塑性强。因此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己,自尊自爱,对待他人真诚、热情,对待学习,认真勤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领悟人生,比空洞的说教收效更好。
  四、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美感表现了对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及对艺术的反应态度,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的意识发展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真、善、美,同时揭露假、恶、丑。在不断地学习西方文化当中,提高自己的欣赏鉴别能力。在课堂上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精粹作品引导学生去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丑恶现象,使学生分清良莠,明辨是非。SBⅡA Unit 10 At the shop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篇。通过学习学生看清了老板前后判若两人的丑恶面目,对拜金主义者的丑恶行径有了深刻的认识。笔者顺势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SBⅡB Lesson 67 Life in the future: another opinion一文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展示了西方人的消费观、对享乐主义者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经过分析对比,引导学生学完课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SBⅢA Unit 11 The Merchant of Venice是莎士比亚的名剧,其中的夏洛克是文学宝库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学习,学生对其贪婪和残忍的丑恶面目了解得清清楚楚,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无形中便形成了鲜明的是非观。
  五、意志的培养。意志是人在达到预定目的时对自己克服困难的活动 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学生的学习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在刻苦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 难,就要想办法去克服,遇到挫折和失败,要不气馁。学习上,要赶上并超过别人,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改正,不断地前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每天坚持课前五分钟用英语讲述 名人故事,以及向学生强调英语这门工具在21世纪的重要性,以此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同时坚持做差生转化工作,让学习差的同学之间进行友谊比赛,看谁意志坚强,看谁能持之以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其意志的目的。
  六、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的倾向,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兴趣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兴趣。如完成学习任务,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称赞所产生的兴趣。激发兴趣,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它能促进语言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熟练,而且不断加强学习的动机。要产生兴趣,就需要有新鲜感,甚至神秘感。这就要求语言教学内容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改进教学方法,经常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英语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利用课堂教学,将思想教育寓于具体的语言教学之中,寓传道于授业之中,避免单纯说教的形式,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以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