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乐学习,会学习,做个好老师
【作者】 雷 敏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8中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参加学校有效教师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后,作为课题组的一员,我明白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只关注所教的课本,只传授书本知识,意识到了要想做个称职而优秀的教师,自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并努力去做,我认为做个好教师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和书交朋友,进行知识储备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学问的人必定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一张张稚气的脸,他们崇拜老师,信赖老师,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大方的衣着,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丰富的学识,以此作为学生的典范。我以前觉得一个小学教师有了一张本科文凭,学识上已足够,随着认识的深入,我感到自己的欠缺。
我记得曾听过刘伦老师的一节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上课前,我第一次见到她,微黑的皮肤,不高的个子,稍胖的身材,外貌不起眼,随着课程的推进,精彩的课件,得体的点拨,丰富的知识,这时的她在我眼中高大起来,声音是那么动听,眼睛是那么有神,手势是那么引人,不光我,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了,这就是学识的魅力让她别有风采,那一幕,我至今难忘。
我教《再见了,亲人》这课时,就对志愿军有多少人赴朝参战,又有多少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知识一片空白,当时引导学生时,讲到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但学生在写三导册子时仍只采用了文本中朝鲜人民为救志愿军侦察员壮烈牺牲,朝鲜老大娘为救伤员,不顾小孙孙,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些感人的事迹。如果我掌握了当时的背景,学生的认识就不会偏颇,对中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领悟会更深,可惜我当时没有做到,如果我的学识渊博,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而这样的遗憾何止这一个呢?因此,我要和书交朋友,进行知识储备,不管是专业书籍、文学作品,还是其他书,都要一一涉猎,用心感悟,做一个“杂家”,我想大量的阅读会带给我广博的学识,有助于我自身素质的提高,还让我更能驾轻就熟的传授知识,这何乐而不为呢?
善于学习,取长补短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上有所进步需要学他人所长。学校每学期都有公开课,20年来我不知听了多少节课,再加上外出听一些优质课,看一些特级教师的光盘,算下来有多少学习机会。如果善于学习,能取长补短的话,自己也应该成为名师了,可是遗憾的是,自己只能称为教书匠。课题研究使我的思想产生了一个飞跃,一位教师不能局限在一本书里,在信息获取手段快捷、多样的今天,需要给学生传递大量的正确信息,如果老师的思想缺乏一定的高度,那么,怎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
我记得曾领略过几位来乌鲁木齐授道的特级教师的风采——于永正、窦桂梅,他们个个学识渊博。一篇篇课文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他们好像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仙棒,在他们的点拨下,学生们像变了一个人,思维敏捷,回答问题头头是道,令人惊羡,当时,我只是感觉人家的生源好,却不知从自身找原因,这也是自己进步不大的原因。
我想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出成功之路,最近,我们学校开展同年级互相听课活动,对我又有了触动,刘老师对学生朗读指导的到位;唐老师教学各环节过渡语的自然,得体;王老师善于创设情境;任老师课件制作的精良,别具匠心;民语教师热比亚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多值得我学习呀!我能学到他们的长处,我的教学水平会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呀!
静下心来,潜心钻研
别人的长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怎能一下子学会,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先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光有好老师还不够,如果不会钻研,那也只能学个皮毛。
从教多年的我养成了每天都要把课本带回家的习惯,宁静的夜晚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明天要上的课,考虑一下重点、难点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再看看教学参考书,让教材在自己心中活了起来,这才对如何教有了一点把握。如果,哪天没带书,第二天的课肯定缺憾多,语文这门课,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无限的外延,可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真需要花大功夫去钻研。
但只在专业上钻研不够,还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以前见老教师让学生改作业,我还不以为然。我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累得眼睛近视了,还经常把活带回家:卷子、作文本、备课本,弄得自己劳心劳力,可学生不领情,错不改。现在我让好学生改作业,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还把我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更有精力钻研教材,更有精力进行补差工作。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改作业,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机会,对他们又是一种培养。双赢的事,我现在才感到。
兴趣广泛,深受爱戴
平时多培养自己的爱好,既愉悦身心,又能在学生面前露一手,使他们佩服老师,更听话。一位老师能写一笔好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会唱动听的歌,舞姿优美……这些特长使学生更崇拜你。
每次的元旦联欢会上,总有学生起哄:“雷老师来一个,雷老师来一个”我就浑身不自在,看见别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看见别的老师唱出动听的歌,就感到自己的无力。
有一年,我公公婆婆从哈密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快70岁的老人,非常喜欢唱歌,老公买回来DVD、歌碟,每晚吃过饭,大家坐在电视机前唱歌,婆婆光跑调,但唱的很开心,我陪着唱,我们每天都唱韩红的《天路》,唱着唱着,我发现自己越唱越好听。好景不长,婆婆他们回去了,我也不再唱歌,现在《天路》这首歌,我已唱不上去了。我才明白为什么老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过硬的基本功,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为了获得学生的敬重,我还真要好好学几首拿手歌,好镇住他们。
一个好老师要学的太多太多,怎能停下学习的步伐,我想只要有毅力,能持之以恒的做到以上几方面,就会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和书交朋友,进行知识储备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学问的人必定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一张张稚气的脸,他们崇拜老师,信赖老师,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大方的衣着,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丰富的学识,以此作为学生的典范。我以前觉得一个小学教师有了一张本科文凭,学识上已足够,随着认识的深入,我感到自己的欠缺。
我记得曾听过刘伦老师的一节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上课前,我第一次见到她,微黑的皮肤,不高的个子,稍胖的身材,外貌不起眼,随着课程的推进,精彩的课件,得体的点拨,丰富的知识,这时的她在我眼中高大起来,声音是那么动听,眼睛是那么有神,手势是那么引人,不光我,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了,这就是学识的魅力让她别有风采,那一幕,我至今难忘。
我教《再见了,亲人》这课时,就对志愿军有多少人赴朝参战,又有多少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知识一片空白,当时引导学生时,讲到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但学生在写三导册子时仍只采用了文本中朝鲜人民为救志愿军侦察员壮烈牺牲,朝鲜老大娘为救伤员,不顾小孙孙,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些感人的事迹。如果我掌握了当时的背景,学生的认识就不会偏颇,对中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领悟会更深,可惜我当时没有做到,如果我的学识渊博,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而这样的遗憾何止这一个呢?因此,我要和书交朋友,进行知识储备,不管是专业书籍、文学作品,还是其他书,都要一一涉猎,用心感悟,做一个“杂家”,我想大量的阅读会带给我广博的学识,有助于我自身素质的提高,还让我更能驾轻就熟的传授知识,这何乐而不为呢?
善于学习,取长补短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上有所进步需要学他人所长。学校每学期都有公开课,20年来我不知听了多少节课,再加上外出听一些优质课,看一些特级教师的光盘,算下来有多少学习机会。如果善于学习,能取长补短的话,自己也应该成为名师了,可是遗憾的是,自己只能称为教书匠。课题研究使我的思想产生了一个飞跃,一位教师不能局限在一本书里,在信息获取手段快捷、多样的今天,需要给学生传递大量的正确信息,如果老师的思想缺乏一定的高度,那么,怎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
我记得曾领略过几位来乌鲁木齐授道的特级教师的风采——于永正、窦桂梅,他们个个学识渊博。一篇篇课文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他们好像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仙棒,在他们的点拨下,学生们像变了一个人,思维敏捷,回答问题头头是道,令人惊羡,当时,我只是感觉人家的生源好,却不知从自身找原因,这也是自己进步不大的原因。
我想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出成功之路,最近,我们学校开展同年级互相听课活动,对我又有了触动,刘老师对学生朗读指导的到位;唐老师教学各环节过渡语的自然,得体;王老师善于创设情境;任老师课件制作的精良,别具匠心;民语教师热比亚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多值得我学习呀!我能学到他们的长处,我的教学水平会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呀!
静下心来,潜心钻研
别人的长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怎能一下子学会,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先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光有好老师还不够,如果不会钻研,那也只能学个皮毛。
从教多年的我养成了每天都要把课本带回家的习惯,宁静的夜晚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明天要上的课,考虑一下重点、难点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再看看教学参考书,让教材在自己心中活了起来,这才对如何教有了一点把握。如果,哪天没带书,第二天的课肯定缺憾多,语文这门课,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无限的外延,可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真需要花大功夫去钻研。
但只在专业上钻研不够,还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以前见老教师让学生改作业,我还不以为然。我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累得眼睛近视了,还经常把活带回家:卷子、作文本、备课本,弄得自己劳心劳力,可学生不领情,错不改。现在我让好学生改作业,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还把我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更有精力钻研教材,更有精力进行补差工作。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改作业,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机会,对他们又是一种培养。双赢的事,我现在才感到。
兴趣广泛,深受爱戴
平时多培养自己的爱好,既愉悦身心,又能在学生面前露一手,使他们佩服老师,更听话。一位老师能写一笔好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会唱动听的歌,舞姿优美……这些特长使学生更崇拜你。
每次的元旦联欢会上,总有学生起哄:“雷老师来一个,雷老师来一个”我就浑身不自在,看见别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看见别的老师唱出动听的歌,就感到自己的无力。
有一年,我公公婆婆从哈密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快70岁的老人,非常喜欢唱歌,老公买回来DVD、歌碟,每晚吃过饭,大家坐在电视机前唱歌,婆婆光跑调,但唱的很开心,我陪着唱,我们每天都唱韩红的《天路》,唱着唱着,我发现自己越唱越好听。好景不长,婆婆他们回去了,我也不再唱歌,现在《天路》这首歌,我已唱不上去了。我才明白为什么老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过硬的基本功,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为了获得学生的敬重,我还真要好好学几首拿手歌,好镇住他们。
一个好老师要学的太多太多,怎能停下学习的步伐,我想只要有毅力,能持之以恒的做到以上几方面,就会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