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宝金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杵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完成的,所以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育的重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思考。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1.课堂教学方式的固定降低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策略有“阅读”、“表达”两种基本课型。“阅读”、分低年级四环节阅读教学、中高年级四环节阅读教学两种策略;“表达”分低年级三环节写话教学、中高年级三环节习作教学、四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三种策略,另有“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可是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只能适应某一阶段的学生或某一特定群体学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适应。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空洞的热闹,不符合农村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轰轰烈烈的讲了一节课,学生也如痴如醉的听了一节课,而不注重练习,缺乏学以致用的训练。教学模式的固定束缚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比较模式化,固定化,学生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2.教学手段的落后
说到教学手段,一是硬件,这里指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远程教育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和利用。很多乡镇学校连教学用的录音机都缺乏,更别说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先进的教学仪器了。教学设备的缺乏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其次就是软件,就是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能。现在教师队伍老龄化也不容忽视。在农村小学,每个学校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数量的三分之二还要多。由于年龄比较大,对一些计算机信息技能接受、掌握比较差,不能把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到教学,只能用传统的教授方法,这也导致语文课堂效率的降低。
3.课堂缺乏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堂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老师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是的引领。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设备有限,教师传统教学思想一时难以转变,只能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4.语文阅读量少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我们课堂上学的字词、古诗、名言谚语等知识必须由课外阅读不断加强,再由课外阅读不断补充。阅读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由于课外读物的贫乏、繁重的作业挤占时间太多、阅读气氛的淡薄、不重视等原因,致使学生阅读量很少,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更不可能对读书有很好的感悟,再读书中受到文化情感的熏陶。
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措施
1.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完善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教学资源的投资也不断加大,但是农村的教学设备还有很大的差距。宜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兴趣
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课堂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老师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课堂上老师的引领。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增强人格魅力。教育部门也为教师要提供质量高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此外,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宏观把握教材,分析透教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当堂练习,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实效。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学生缺少练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犹如走马观花、过眼云烟。教师再上课时必须设置一些练习题,并且难度适中,还要由针对性、趣味性、挑战性。例如,再练习中出一些谜语、趣味故事等。这样既能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训练强化,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增加课外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自然常识能与语文课堂教学恰倒好处地得到互动,相互补充,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5.课堂教学策略要灵活,学习方法要引导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它只是一种宏观的指导,并不是什么教学活动都必须按照固定的策略来作评价标准。我们现在的教学策略只是一种参考,而不能生搬硬套。我们教师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必须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现实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的进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1.课堂教学方式的固定降低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策略有“阅读”、“表达”两种基本课型。“阅读”、分低年级四环节阅读教学、中高年级四环节阅读教学两种策略;“表达”分低年级三环节写话教学、中高年级三环节习作教学、四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三种策略,另有“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可是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只能适应某一阶段的学生或某一特定群体学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适应。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空洞的热闹,不符合农村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轰轰烈烈的讲了一节课,学生也如痴如醉的听了一节课,而不注重练习,缺乏学以致用的训练。教学模式的固定束缚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比较模式化,固定化,学生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2.教学手段的落后
说到教学手段,一是硬件,这里指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远程教育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和利用。很多乡镇学校连教学用的录音机都缺乏,更别说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先进的教学仪器了。教学设备的缺乏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其次就是软件,就是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能。现在教师队伍老龄化也不容忽视。在农村小学,每个学校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数量的三分之二还要多。由于年龄比较大,对一些计算机信息技能接受、掌握比较差,不能把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到教学,只能用传统的教授方法,这也导致语文课堂效率的降低。
3.课堂缺乏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堂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老师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是的引领。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设备有限,教师传统教学思想一时难以转变,只能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4.语文阅读量少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我们课堂上学的字词、古诗、名言谚语等知识必须由课外阅读不断加强,再由课外阅读不断补充。阅读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由于课外读物的贫乏、繁重的作业挤占时间太多、阅读气氛的淡薄、不重视等原因,致使学生阅读量很少,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更不可能对读书有很好的感悟,再读书中受到文化情感的熏陶。
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措施
1.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完善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教学资源的投资也不断加大,但是农村的教学设备还有很大的差距。宜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兴趣
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课堂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老师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课堂上老师的引领。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增强人格魅力。教育部门也为教师要提供质量高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此外,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宏观把握教材,分析透教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当堂练习,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实效。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学生缺少练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犹如走马观花、过眼云烟。教师再上课时必须设置一些练习题,并且难度适中,还要由针对性、趣味性、挑战性。例如,再练习中出一些谜语、趣味故事等。这样既能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训练强化,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增加课外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自然常识能与语文课堂教学恰倒好处地得到互动,相互补充,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5.课堂教学策略要灵活,学习方法要引导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它只是一种宏观的指导,并不是什么教学活动都必须按照固定的策略来作评价标准。我们现在的教学策略只是一种参考,而不能生搬硬套。我们教师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必须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现实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的进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