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 平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素质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学全面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中学生物学教学如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应用;教学效果
  本文试以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一节课为例,谈谈本人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中学生物学教学及其课件设计的一些收获和体会。该节是高中生物课的重点章节,其知识点的掌握对后续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学习将起重要的铺垫作用。该节通过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详细地介绍了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其教学内容不仅容量大,名词术语多,而且理论性和微观性较强。该节课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该节原计划安排2学时。该节课若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不但原计划的2学时不能缩减,教学难度也较大,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易被学生理解。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整合,不仅解决了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及其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业负担,也用一课时差不多能完成。
  收获与体会通过该节课的课件设计与教学,结合本人多年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践,深深体会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中学生物学教学,可以取得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现将一些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1、创设了崭新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该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借助丰富多彩的图、文、声、像媒体和动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如在上课开始时,在课件中设计了一幅生动美丽的海底世界影像画面,配以逼真的水泡声,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如身临其境,很快集中了注意力,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生物科学的殿堂,引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该节课中,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以及子细胞的最后产生等染色体变化过程都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内容十分抽象,且肉眼难以观察,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该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该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三维动画技术,通过镜头由近至远和由远至近的推拉变换,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图像为具体的图像,逼真地模拟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该节课的难点,达到了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3、增加知识信息量,拓展学生知识面,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精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声音信号,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实现了知识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流,增加了课堂知识信息容量,深化和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使原安排2学时的教学内容在1学时内便可完成,并可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业负担,真正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4、创新了教学程序,优化了教学结构该节课中,“减数分裂”的概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材采用先综合后分析的指导思想,先介绍了“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然后才介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的编写顺序不符合学生的对新知的认知规律,只能助长学生去死记硬背“减数分裂”的概念,教学效果不好。在该节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新了教学程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分析到综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先学习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再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同点,进而从中归纳出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样使学生在真正地理解了减数分裂内涵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了减数分裂概念。
  5、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个别化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下拉菜单、图形菜单、图标、按钮等多种方式,使课件中的内容既可按菜单顺序播放,也可按个别选项播放,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和可重复性。这样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可让其多看几遍不易理解的内容,使其最终和基础好的同学同步掌握有关知识。此外,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可适时调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测试题进行检测,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自学讨论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