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批评充满绿色阳光
【作者】 王兰芬
【机构】 山东省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讲“乘法分配律”,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正在这时,我发现班里的姜泽宇把头偏向同桌,像在嘀咕着什么。我看了他一眼,他接触到我的目光,马上低下了头。没过一分钟,我发现他又嘀咕着跟同桌说什么,还不时地撇撇嘴。我提高声音:“姜泽宇,请你认真听讲,别捣乱!”“老师,我没捣乱,……”“你还顶嘴,怪不得成绩那么差,我看你下次非考个倒数第一不可﹗” 一顿狂轰滥炸的批评,把他还没说完的话给顶了回去。我本想他这回该老实了,不料?,他瞪了我一眼,歪着头,满脸的不高兴,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我的火腾地上来了,“怎么?还不服气,你到前面坐着听。”可是他把书一摔,满不在乎地坐在位子上无动于衷。这节课是没法上了,我扔下粉笔,气呼呼地来到走廊上,教师里静得出奇。接下来的几天,姜泽宇的数学作业总是完不成,数学课上也无精打采,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到他这样,我既生气又着急,不禁反思起自己教育的失误。
小学生因受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明辨是非、自我评价的能力相对偏低,他们在进行自我评价,建立自我概念时,往往需要借助于成年人的评判,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自身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为是否重复。可见,作为一种负强化手段的批评,既可以督促当事人改正错误行为,又可以教育周围的对象,使他们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批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往往忽视了批评对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批评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心的严重丧失。马斯洛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即“最健康的自信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他人的尊敬之上的”。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最重要的人物。心理学医生指出:教师的消极评价只会造成学生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孤独、孤僻、固执、焦虑不安等,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消极评价绝不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简单粗暴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乃至加剧学生的不良行为。
2、对于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来说,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大大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生活缺少热情。
3、不适当的批评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甚至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意。有的学生受到批评后往往不是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而是采取消极的自我保护措施,即对老师敬而远之。
由此可见,姜泽宇在受到批评后表现出的不服气、摔书,对老师的讲课漠不关心、不完成作业等行为,就是教师过分又不适时的批评造成的。
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我精心制定了对姜泽宇的转化方案,确定了写信交流、谈心交朋友的教育策略。信是这样写的:
姜泽宇:
你好!首先老师想和你道歉,那次对你的批评过分了。你是个聪明的学生,老师很喜欢你。想想看,你在课堂上偷偷说话,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听讲,影响了老师上课呀?怎么样?想不想和老师交朋友?不过,对待朋友可要真诚。老师诚恳地希望你敞开心扉,和我说说你的心里话,也请给老师提提意见,好吗?看到你这几天不完成作业,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心里可着急了。
把信给他的第三天,他交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老师,我知道那天我做得不对,让你很伤心,对不起。不过,那天我是想和同桌说说我的发现,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能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啊!我明白了,怪不得那天他不断向同桌嘀咕什么呢,原来他有新的发现。多聪明的孩子呀!我更加懊悔。
上课了,我首先宣布:“同学们,我们班的姜泽宇很善于动脑筋,他发现了一个我们都没有发现的问题,请他说说好吗?”姜泽宇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了它的发现,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然后,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之后,我又找他谈心:“姜泽宇,你真了不起,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不简单。不过,以后再有这样的重大发现可别只和同桌分享,大胆说出来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成功,可以吗?”他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说:“老师,我保证以后上课遵守纪律,有问题举手发言,做一个好学生。”“那一言为定!”我们俩击了一下掌,他发自内心的笑了。我也会心的笑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沟通学生心灵的绿色通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姜泽宇无论在纪律学习还是在与人交往方面都有了较大转变。具体表现:
1、不再有抵触情绪,并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变得越来越虚心,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2、学习信心越来越足,上课情绪高昂,回答问题踊跃、积极,课堂上还经常与同学争论,与老师辩论。
3、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够谦和恭让、主动与人交流,成为一名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学生。
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会出现反复现象,我总是正确对待他犯的每一次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们还是孩子,在我的宽容与期待中,姜泽宇的进步越来越大。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批评是需要感情做基础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万不能因一时之气滥用批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毕竟是孩子,无意识的缺点错误比重较大。教师在没全面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自我辩护能让教师制怒、醒脑,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空间。教师要有“容错”的心胸,留给学生改过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改过。
总之,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光凭着美好的愿望与恨铁不成钢的“强烈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必须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讲究方法与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才能让批评充满绿色的阳光!
小学生因受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明辨是非、自我评价的能力相对偏低,他们在进行自我评价,建立自我概念时,往往需要借助于成年人的评判,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自身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为是否重复。可见,作为一种负强化手段的批评,既可以督促当事人改正错误行为,又可以教育周围的对象,使他们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批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往往忽视了批评对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批评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心的严重丧失。马斯洛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即“最健康的自信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他人的尊敬之上的”。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最重要的人物。心理学医生指出:教师的消极评价只会造成学生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孤独、孤僻、固执、焦虑不安等,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消极评价绝不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简单粗暴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乃至加剧学生的不良行为。
2、对于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来说,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大大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生活缺少热情。
3、不适当的批评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甚至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意。有的学生受到批评后往往不是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而是采取消极的自我保护措施,即对老师敬而远之。
由此可见,姜泽宇在受到批评后表现出的不服气、摔书,对老师的讲课漠不关心、不完成作业等行为,就是教师过分又不适时的批评造成的。
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我精心制定了对姜泽宇的转化方案,确定了写信交流、谈心交朋友的教育策略。信是这样写的:
姜泽宇:
你好!首先老师想和你道歉,那次对你的批评过分了。你是个聪明的学生,老师很喜欢你。想想看,你在课堂上偷偷说话,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听讲,影响了老师上课呀?怎么样?想不想和老师交朋友?不过,对待朋友可要真诚。老师诚恳地希望你敞开心扉,和我说说你的心里话,也请给老师提提意见,好吗?看到你这几天不完成作业,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心里可着急了。
把信给他的第三天,他交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老师,我知道那天我做得不对,让你很伤心,对不起。不过,那天我是想和同桌说说我的发现,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能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啊!我明白了,怪不得那天他不断向同桌嘀咕什么呢,原来他有新的发现。多聪明的孩子呀!我更加懊悔。
上课了,我首先宣布:“同学们,我们班的姜泽宇很善于动脑筋,他发现了一个我们都没有发现的问题,请他说说好吗?”姜泽宇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了它的发现,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然后,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之后,我又找他谈心:“姜泽宇,你真了不起,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不简单。不过,以后再有这样的重大发现可别只和同桌分享,大胆说出来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成功,可以吗?”他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说:“老师,我保证以后上课遵守纪律,有问题举手发言,做一个好学生。”“那一言为定!”我们俩击了一下掌,他发自内心的笑了。我也会心的笑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沟通学生心灵的绿色通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姜泽宇无论在纪律学习还是在与人交往方面都有了较大转变。具体表现:
1、不再有抵触情绪,并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变得越来越虚心,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2、学习信心越来越足,上课情绪高昂,回答问题踊跃、积极,课堂上还经常与同学争论,与老师辩论。
3、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够谦和恭让、主动与人交流,成为一名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学生。
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会出现反复现象,我总是正确对待他犯的每一次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们还是孩子,在我的宽容与期待中,姜泽宇的进步越来越大。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批评是需要感情做基础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万不能因一时之气滥用批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毕竟是孩子,无意识的缺点错误比重较大。教师在没全面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自我辩护能让教师制怒、醒脑,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空间。教师要有“容错”的心胸,留给学生改过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改过。
总之,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光凭着美好的愿望与恨铁不成钢的“强烈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必须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讲究方法与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才能让批评充满绿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