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强化执行力 打造英语教学研究型团队
【作者】 吴昌娟
【机构】 山东省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执行力是一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校园文化,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团队精神,是打造学校卓越品牌的法宝,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我们的工作需要有很好的执行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我就执行力这一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初三英语教学与执行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讲的是合作共赢的道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只有集体的力量才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学校工作多,任务重,没有好的同伴关系,单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我们外国语学校初三英语团队是一个团结互助、拼搏向上、勤奋钻研的团队。两年来,我们英语组都是在学习和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的,每年开学之初,我们都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学习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力求吃透课标精神,对照课标,把近几年来山东各地市的尤其是潍坊市近几年的中考题都认真、仔细地研究,理清中考命题思路,明确复习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认真备课,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每单元总是先集体备课,然后个人实践,课后集体反思、总结。每上完一节课,大家总爱聚在一起,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困惑,平时大家总是重担抢着挑,年轻教师,电脑熟练,导学案、练习题争着出。年龄稍大一点的教师经验丰富,但工作都是抢着做,没有一个人为工作找任何借口,2013年中考前夕,学校领导召开备课组长会,要求中考前猜题,尽管当时还有六套英语题没做,但会议精神一传达,老师们二话没说,立刻投入战斗,经过两星期的调度,老师们绞尽脑计,一共猜了六页题,最后我们专门拿出六节课时间处理这些题,结果15分的作文题被我们猜到了,6月14号上午孩子们考完英语,走出考场,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把执行力贯彻到底,向借口说再见。就这样两年来,我们初三英语团队始终如一在这种状态下工作,踏踏实实、不搞花架子,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始终如一贯彻执行力,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远程研修与执行力。
今年的远程研修,任务重,难度大,可学校把我安排成远程研修组长,要提前研修。我心里有点发怵,一是自己年龄偏大,二是自己微机水平不高,怎么去指导年轻教师?好在已经读过《赢在执行》这本书,我深知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只有蹲下身子认真学,不会的向老师们请教,提前研修第二天,内容是制作思维导图,难于上青天,真让我犯了难,“随便应付一下算了。”或许只是一时牢骚而已,但是心中,“借口”这个词已然冒出。在现实社会里,包括在大家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借口。而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消亡的行为表现。“不能应付,我必须认真学”,就这样,我重新做起了小学生,跟着年轻教师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做,远程研修路上,我特别感谢孟凡胜老师和张永青老师,他们教会了我成长档案袋和思维导图的做法,记得7月4号晚上,为了制作思维导图,我在家忙到了12:45,尽管思维导图做得还不完美,但是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结果全体教师远程研修开始时,我所在的小组,非常顺利地度过了“思维导图”这一难关,并且刘荣霞和葛文青两位老师的作业得到了县级专家和省级专家的推荐,远程研修让我意识到: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以前我也常常说“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
三.教学路上,把执行力进行到底。
老师们,这些借口你熟悉吗:“学生基础太差了……”“我忙不过来啊……”“找班主任去……”“这个事我做不了……”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一些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2011年9月学校开办之初,我校9年级的生源情况很一般,尤其是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英语成绩很糟糕,很多家长说:我们就是因为孩子的英语成绩不好,才把孩子送到外国语学校学习的。面对现状,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很大,但是无论多么难,我们初三英语组全体成员没有退缩,没有失望,没有这样那样去找借口,我们担心的是:外国语学校如果英语学科起不了“领头羊”的作用,那如何向昌乐父交代?于时我们静下心来共同探讨,群策群力想办法,我们认识到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成绩的保证,于是,我们通过摸底考试、座谈了解等方式了解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建立了学困生档案,说实话,我们没给他们补课,也不额外布置作业,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蹲下身子和学困生说话,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投资,倾听学困生的心声,从心灵上感化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这样,一步一步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说实在话,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既然,我们并不能解决路上堵车等问题,也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完善了,那么我们可以做到在既定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老师们,其实很简单,需要的,不是你的各种解释,而是你的行动,具有实效性的更正性行动。
从现在开始,无论什么事情,你都及时地想尽办法把它完成,实在完成不了,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诚恳地对领导说“我没做好,我将努力”,而不是搜肠刮肚地找借口;从今天开始,把借口抛诸脑后,让我们的工作不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借口!
一.初三英语教学与执行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讲的是合作共赢的道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只有集体的力量才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学校工作多,任务重,没有好的同伴关系,单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我们外国语学校初三英语团队是一个团结互助、拼搏向上、勤奋钻研的团队。两年来,我们英语组都是在学习和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的,每年开学之初,我们都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学习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力求吃透课标精神,对照课标,把近几年来山东各地市的尤其是潍坊市近几年的中考题都认真、仔细地研究,理清中考命题思路,明确复习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认真备课,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每单元总是先集体备课,然后个人实践,课后集体反思、总结。每上完一节课,大家总爱聚在一起,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困惑,平时大家总是重担抢着挑,年轻教师,电脑熟练,导学案、练习题争着出。年龄稍大一点的教师经验丰富,但工作都是抢着做,没有一个人为工作找任何借口,2013年中考前夕,学校领导召开备课组长会,要求中考前猜题,尽管当时还有六套英语题没做,但会议精神一传达,老师们二话没说,立刻投入战斗,经过两星期的调度,老师们绞尽脑计,一共猜了六页题,最后我们专门拿出六节课时间处理这些题,结果15分的作文题被我们猜到了,6月14号上午孩子们考完英语,走出考场,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把执行力贯彻到底,向借口说再见。就这样两年来,我们初三英语团队始终如一在这种状态下工作,踏踏实实、不搞花架子,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始终如一贯彻执行力,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远程研修与执行力。
今年的远程研修,任务重,难度大,可学校把我安排成远程研修组长,要提前研修。我心里有点发怵,一是自己年龄偏大,二是自己微机水平不高,怎么去指导年轻教师?好在已经读过《赢在执行》这本书,我深知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只有蹲下身子认真学,不会的向老师们请教,提前研修第二天,内容是制作思维导图,难于上青天,真让我犯了难,“随便应付一下算了。”或许只是一时牢骚而已,但是心中,“借口”这个词已然冒出。在现实社会里,包括在大家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借口。而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消亡的行为表现。“不能应付,我必须认真学”,就这样,我重新做起了小学生,跟着年轻教师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做,远程研修路上,我特别感谢孟凡胜老师和张永青老师,他们教会了我成长档案袋和思维导图的做法,记得7月4号晚上,为了制作思维导图,我在家忙到了12:45,尽管思维导图做得还不完美,但是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结果全体教师远程研修开始时,我所在的小组,非常顺利地度过了“思维导图”这一难关,并且刘荣霞和葛文青两位老师的作业得到了县级专家和省级专家的推荐,远程研修让我意识到: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以前我也常常说“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
三.教学路上,把执行力进行到底。
老师们,这些借口你熟悉吗:“学生基础太差了……”“我忙不过来啊……”“找班主任去……”“这个事我做不了……”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一些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2011年9月学校开办之初,我校9年级的生源情况很一般,尤其是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英语成绩很糟糕,很多家长说:我们就是因为孩子的英语成绩不好,才把孩子送到外国语学校学习的。面对现状,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很大,但是无论多么难,我们初三英语组全体成员没有退缩,没有失望,没有这样那样去找借口,我们担心的是:外国语学校如果英语学科起不了“领头羊”的作用,那如何向昌乐父交代?于时我们静下心来共同探讨,群策群力想办法,我们认识到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成绩的保证,于是,我们通过摸底考试、座谈了解等方式了解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建立了学困生档案,说实话,我们没给他们补课,也不额外布置作业,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蹲下身子和学困生说话,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投资,倾听学困生的心声,从心灵上感化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这样,一步一步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说实在话,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既然,我们并不能解决路上堵车等问题,也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完善了,那么我们可以做到在既定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老师们,其实很简单,需要的,不是你的各种解释,而是你的行动,具有实效性的更正性行动。
从现在开始,无论什么事情,你都及时地想尽办法把它完成,实在完成不了,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诚恳地对领导说“我没做好,我将努力”,而不是搜肠刮肚地找借口;从今天开始,把借口抛诸脑后,让我们的工作不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