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开放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 赵兴芳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九级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当今新课标理念下,倡导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目的只有一个——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完善的评价体系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放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一、用星级卡评价,并按星授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充分发展评价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使评价真正地成为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建立了星级卡,有朗读星级卡、背诵星级卡、写作星级卡、写字星级卡、质疑星级卡、口语交际星级卡、实践星级卡等。根据学生平日在相关基础上的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并按摘星多少,授予相应的权力。如我根据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学生在背诵中获得一定数量的星,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别的同学的背诵情况。对于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太尽如人意的学生,也可获得老师几句激励的话。如我班的王伟同学,以前是一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不良的男孩子,老师与家长针对他学习不积极、书写极差的问题,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可效果都不好。对此,家长与老师都感到伤脑筋,但根据观察,老师们普骗认为他虽然很调皮、淘气,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却十分机智灵活,很有潜力。如果他能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他都会做得很出色,会是一名不错的学生。王伟同学虽然顽皮,但却机智灵活,声音甜美,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所以,他虽然很难摘得学习星,但对摘得几颗朗读星却是轻而易举,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当老师宣布本学期共设18颗朗读星,获得14颗朗读星的同学可自动获得期末检查免试权,获得16颗星的同学可获检测权,成为小老师去检查别的同学时,他更是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我借此机会采取了“扬长避短”、“以长补短”的办法,支持鼓励他,在他连续摘得数颗星的同时,诚恳地告诫他不能松懈,要不断努力才有可能积累14颗星,并鼓励他向困难挑战,尝试着去摘写字星、学习星。
二、加强语文学习形成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学习语文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应该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贯穿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形成性的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语文成长袋评价是效果比较显著的一种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成长袋,能让学生自己判断学习的质量和进步,真正体现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如我对写作档案袋的设计,袋中有:(1)本学期你阅读的优秀诗、文的篇目。(2)本学期所写的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3)每次写作素材的收集情况。(4)自己的写作态度。(5)自己写作的主要优、缺点。(6)对典型作文案例分析的记录。(7)在各级写作比赛中的获奖情况。通过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袋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校正、提高的过程。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根据社会生活行为准则校正自身行为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画红旗,得五角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评,效果也很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美之外,更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班级同学的认可,提高自身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学生互评包括同桌互评、小组评价和全班同学评价。如在教学生写字时,我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描红汉字,然后引导全班学生对其写字进行评价。我要求全班同学给这位同学打分,一个手指代表十分,于是学生纷纷举手,有的伸出了十个手指,有的伸了出九个手指,有的伸出了八个手指。我根据评价,给这位同学九十分。然后问这个同学:“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给你九十分吗?”学生看了看所写的字,说:“我写的字不够端正。”我再问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学生回答:“对。”然后我对这个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得到一百分的。这样的评价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被评价学生根据全班学生的评价,正确的认识了自我,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自选开放形式
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一直以来,老师布置作业,教师命题,学生按时完成,似乎天经地义,然而,这样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而言,是被动接受,外在强加的,说穿了,多少带一点“强迫”的味道。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则允许学生参与命题,自主命题。因为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我在班里教室墙壁上规划了一块“作业超市”——“知识娱乐园”,并与学生约定: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个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作业超市”里,这份作业设计要求在“超市”里要吸引“买主”。同时学生可到“作业超市”里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乐意做的作业。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交给谁检查。每课评一最佳“设计师”,最佳“挑战者”。这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践创新的舞台,构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平台,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用星级卡评价,并按星授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充分发展评价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使评价真正地成为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建立了星级卡,有朗读星级卡、背诵星级卡、写作星级卡、写字星级卡、质疑星级卡、口语交际星级卡、实践星级卡等。根据学生平日在相关基础上的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并按摘星多少,授予相应的权力。如我根据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学生在背诵中获得一定数量的星,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别的同学的背诵情况。对于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太尽如人意的学生,也可获得老师几句激励的话。如我班的王伟同学,以前是一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不良的男孩子,老师与家长针对他学习不积极、书写极差的问题,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可效果都不好。对此,家长与老师都感到伤脑筋,但根据观察,老师们普骗认为他虽然很调皮、淘气,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却十分机智灵活,很有潜力。如果他能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他都会做得很出色,会是一名不错的学生。王伟同学虽然顽皮,但却机智灵活,声音甜美,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所以,他虽然很难摘得学习星,但对摘得几颗朗读星却是轻而易举,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当老师宣布本学期共设18颗朗读星,获得14颗朗读星的同学可自动获得期末检查免试权,获得16颗星的同学可获检测权,成为小老师去检查别的同学时,他更是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我借此机会采取了“扬长避短”、“以长补短”的办法,支持鼓励他,在他连续摘得数颗星的同时,诚恳地告诫他不能松懈,要不断努力才有可能积累14颗星,并鼓励他向困难挑战,尝试着去摘写字星、学习星。
二、加强语文学习形成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学习语文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应该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贯穿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形成性的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语文成长袋评价是效果比较显著的一种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成长袋,能让学生自己判断学习的质量和进步,真正体现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如我对写作档案袋的设计,袋中有:(1)本学期你阅读的优秀诗、文的篇目。(2)本学期所写的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3)每次写作素材的收集情况。(4)自己的写作态度。(5)自己写作的主要优、缺点。(6)对典型作文案例分析的记录。(7)在各级写作比赛中的获奖情况。通过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袋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校正、提高的过程。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根据社会生活行为准则校正自身行为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画红旗,得五角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评,效果也很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美之外,更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班级同学的认可,提高自身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学生互评包括同桌互评、小组评价和全班同学评价。如在教学生写字时,我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描红汉字,然后引导全班学生对其写字进行评价。我要求全班同学给这位同学打分,一个手指代表十分,于是学生纷纷举手,有的伸出了十个手指,有的伸了出九个手指,有的伸出了八个手指。我根据评价,给这位同学九十分。然后问这个同学:“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给你九十分吗?”学生看了看所写的字,说:“我写的字不够端正。”我再问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学生回答:“对。”然后我对这个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得到一百分的。这样的评价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被评价学生根据全班学生的评价,正确的认识了自我,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自选开放形式
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一直以来,老师布置作业,教师命题,学生按时完成,似乎天经地义,然而,这样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而言,是被动接受,外在强加的,说穿了,多少带一点“强迫”的味道。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则允许学生参与命题,自主命题。因为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我在班里教室墙壁上规划了一块“作业超市”——“知识娱乐园”,并与学生约定: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个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作业超市”里,这份作业设计要求在“超市”里要吸引“买主”。同时学生可到“作业超市”里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乐意做的作业。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交给谁检查。每课评一最佳“设计师”,最佳“挑战者”。这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践创新的舞台,构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平台,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