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怎样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张红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一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今世界,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许多人充分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在人们工作及日常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口语水平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效果或事业成败。如今,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如下问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够,词汇量不够丰富;有的幼儿面对陌生环境或人群不想说、不愿说的情况常有发生;有的幼儿不能用规范的普通话来回答问题。这些问题让不少教育工作者担忧,本文对怎样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方法,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入手,加强语言规范化训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幼儿 口语表达 能力
  现在,人们社会交往逐渐增多,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强弱一般会影响事业发展前景。所以说,口头表达能力对人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够,词汇量不够丰富;有的幼儿胆子小,面对陌生环境或人群不想说、不愿说的情况常有发生;有的幼儿不能用规范的普通话来回答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喜欢说,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要将主观认识、意愿或要求转换成言语与别人沟通。可是,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词汇量缺少、思维不完整不严密的影响,常会出现使用“不恰当”的语言。这时,我就以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应答,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与同伴、老师、同学或其他人交流发言。
  1、以一颗童心真诚接受幼儿的言语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幼儿语言简短,一句话说不完整或词不达意,这都是正常的,对此,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循循善诱,给予耐心细致的引导,不能对幼儿进行批评,甚至是挖苦打击。例如,幼儿想吃苹果时,就会说“我要果果”,其实他的意思是向老师说“我想吃苹果”,这时就要用正确完整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纠正。又如,老师问:“小明在做什么?”有的幼儿回答:“吹气球”,老师可以要求幼儿这样回答:“小明在吹气球”。看到树叶落了,花儿谢了,有的幼儿会说:“花儿死了,树叶死了”,尽管说得不对,在老师纠正后,也应该鼓励幼儿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2、以耐心倾听让幼儿表达自己意愿
  耐心,是做好一件事的必备心理品格。对语言反应较慢的孩子,我就采用耐心等、细心听、积极应的方式取得幼儿信任,开启他们语言智慧阀门。例如:有的幼儿非常想给老师说一件事,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耐心引导幼儿“小宝宝,有什么事,你能告诉我吗?我们一起解决问题”。这时候,我就用信任的目光望着他,和他一起说知心话、悄悄话,做幼儿心目中的“知心姐姐”。如果遇到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幼儿,我就适当地增加引导时间,送给幼儿善意的微笑,摸着他的头,握握他的小手,给他以信任和信心,等待孩子开口说话。在语言课堂上,一般说来,不以三四个孩子的想法、说法左右其余幼儿的思路,这正是培养幼儿差异化思维的时机。
  3、以平和心态让更多幼儿进行口语表达
  在一般人看来,在活动中开展竞赛,比思路、比速度、比方法、比技巧等比赛,能激发幼儿潜能。但是,这其中的弊端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经常胜出的幼儿能进一步发展,有少部分的幼儿对此会无动于衷,甚至说根本就没有兴趣,这就忽视了教育均衡发展原则。因此,我注重幼儿之间口语表达能力的差异。淡化竞争,减轻幼儿说话的压力。例如,在语言活动中,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采取集体、分组、个别的活动形式。在集体语言活动中采取“接龙”游戏,不定时间,不定速度,不定目标。在指导幼儿个体发展中,我大力提倡“自我超越”,而不是“超越别人”。例如,我用梅、兰、竹、菊等不同花儿分别代表着“说完整”“会说了”“说得好”等不同含义。每个幼儿自己收集图章,每个学月后进行统计,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很高兴。
  二、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保障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有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抑制力差等生理心理特点。因此,课堂教学形式要变化多样,不能单调死板。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上能主动积极思考,提升幼儿语言水平和能力。
  1、“词语联想”的方法丰富幼儿词汇量
  在课堂教学中,以一个词语为原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组词造句。无数教学实践证明,经常用一些幼儿容易理解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词来组词造句,不但增加幼儿的知识,而且可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出示“人”字卡片,请小朋友给“人”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课堂就会变得活跃,许多幼儿积极动脑迅速举起小手,争着盼着老师叫他回答。由“大人”、“小人”、“人类”、“主人”、“人才”、“大快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到“我要做学习的主人”、“我在家十分听大人的话”……
  2、运用视态训练说话法培养表达力
  视态训练说话法就是由单一的动作(表情)——分步表达——完整连续表述,让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说话,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如我经常编几个动作加上表情,让幼儿观察一至两遍后用连续的几句话讲出来。一次,我在课堂上拿了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会儿写、一会儿想、一会儿挠头,做了这个动作两次后,就让幼儿讲述。有的说:“老师在写字”,有的说:“老师在想问题”我告诉孩子们,你们虽然说出来了,但是没有说完,再好好仔细观察,最后,他们说:“老师一会写字,一会思考问题,十分认真”。
  3、运用看图说话进行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阳光、大树、房子、草地、小河、捉迷藏”等图象卡片,要求他们将两张或几张拼在一起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如“阳光射在大树上”、“我家房子旁边有草地”、“我和文文等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捉迷藏”等等。然后我启发幼儿用形容词加以修饰,把话讲好些,如:“静静流淌着的小河旁边长着许多大树”、“阳光照在青青的草地上,阳阳、琪琪几个小朋友快乐地捉迷藏”等等。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教师应组织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呢?
  1、在朗诵诗歌活动中,提升幼儿语言的表现力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多媒体”展示诗歌中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让幼儿学习朗诵诗歌的课上,我大多数的语言活动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如在诗歌《夏天在哪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电脑荧屏呈现诗歌中夏天景象:天气炎热,太阳很晒人,空调屋子凉快,吃凉的食物会让人舒服,还可以去游泳,还可以在草丛中捉蛐蛐,还有蚊子嗡嗡叫……进行诗歌朗诵,复述故事,续编故事,有效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2、在讲故事活动中,提高幼儿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语言活动课上,我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每个幼儿掌握两三个有用的词汇,让幼儿每堂课都有收获,积累比较多的词汇。每个学期让孩子们能够背诵五六首诗歌,会讲述两三个故事或童话。在讲述事故或童话时,我要求幼儿加入自己的语言,有动作、有表情。如:在《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中,小鸡有什么特征?小鸭有什么特征?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它们是怎样帮助的?当看到小伙伴有困难时,你们会怎么办?什么是帮助?怎样才能成为朋友?
  3、在短句训练中培养幼儿连贯的讲述能力
  短句是语言的基础,因此,幼儿掌握一定词汇量以后,就要注重幼儿的短句训练。如:小朋友早上到校干什么?小朋友早上到校在读儿歌。谁把我送到幼儿园?爷爷把我送到幼儿园。春天到了,桃树、李树会怎么样?春天到了,桃花红了,李花白了,长出嫩绿的叶子。看到一些东西,让他们各说一句话,如:“一件衣服”,奶奶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王红艳穿上新衣服显得很漂亮。有时还提供二件或二件以上东西,让幼儿运用连词说话。
  总体说来,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多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创设各种情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