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Moodle提高学困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文明
【机构】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北校区)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Moodle平台的提高“学困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Moodle;信息技术;互动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何谓“学困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会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1,其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反应敏捷、语言表达流畅、动手操作熟练;而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反应迟缓、语言表达简单、操作训练受阻,我们往往称后者为“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要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也就是要要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需要加大学习的力度,那么如果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加强,对促进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Moodle和其适合学生自学的模块
Moodl适合学生自学的模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作业模块:这个互动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交作业并且老师可以针对作业的情况进行打分和写评语。
2、心得报告:心得报告类似于学习叙事,且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学生的心得报告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心得报告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进行评价。
3、测验模块:这个模块的特点类似于网络考试,比如地方性计算机等级考试就采取网络这种形式。
4、讨论区:讨论区是Moodle中一个强大的交流工具。在这里,教师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5、WebQuest: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6、成绩模块:成绩模块是Moodle中专门用于查看学生在整个课程只能够参与情况的模块,是个活动参与情况的集中反映。
7、添加资源模块:这里插入的资源有网页、文本页或者链接到某一文件,还可以添加插件后添加视频等。
三、具体操作和实施方法
1、首先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去感化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兴趣
(1)尊重、关注“学困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困生”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说,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学困生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更加需要得到尊重,很多学困生抵触老师的一个最大问题往往就是,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有偏见,看不起他们,所以要想得到学困生的认同,首先就要多关注他们。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同学困生,其次上课时多走到他们身边指导他们,适当多提问他们,课后多跟他们交流、谈心,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这样,他们就会慢慢意识到:哦,这个老师还是很在意我的嘛!通过这个环节,就为下面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2)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出发,转变观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般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上网、练练打字,然后学习主科累了,过来休息一下而已的副科,尤其是那些学困生,这种观念尤其强烈,如果这种观点不转变,学生是不会有什么学习兴趣的。
2、Moodle在提高“学困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应用
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那么就可以具体实施Moodle的应用教学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给出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首先可以利用Moodle的添加资源模块功能,添加丰富多彩的教程和学习提纲,比如: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教程,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教师在旁边引导和指导那些不太会完成任务的“学困生”,这样既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作业,也可以提高教学进度。
(2)利用Moodle设置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层教学
Moodle平台可以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处在不同的组别,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给“学困生”的任务稍微简单些。例如:在《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节中,我给部分“学困生”的任务就只有柱形图和饼图,没有折线图,而一般学生就增加折线图,而对一些能力较高的同学,就另外给他们一个多元化加工的例子去分析,这样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学困生”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任务,从而就增加了“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利用Moodle的评价模块给学生设置灵活多样的作业“门槛”,让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给出的教程,从而完成相应的作业。这里用得较多的就是:讨论区和测验模块。还可以利用程序教学功能,让学生完成学习指定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水平(通过测试),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否则就重新返回学习。
(4)利用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Moodle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互动评价,一般互动评价都是学生互相评价,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我又让“学困生”去评价其他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信心,又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他要当“老师”,那么他就必须弄懂作业,这样评价才能使自己的评价不有失偏颇,这样他们课堂中和课后就必须要加紧学习,才能配得上“教师”的角色
四、在Moodle平台上开展提高“学困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几点体会:
1、能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由于Moodle改变了以往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就会更加喜爱学习,再加上很多内容都做成设置“门槛式”自主完成模式,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提高了。
3、减轻教师的负担。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教师讲授和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但是运用Moodle平台后,教师可以将一部分内容交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负担就减轻了不少。
总之,利用Moodle平台的确可以很好地促进“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起到提高他们信息素养的目的,但是光有平台也不够,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尊重“学困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课堂更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眼球,让学生喜欢你,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明.关注差异分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23
[2] 享秀.如何 除学困生的自 卑心理[J].教育革新,2008(8)
[3] 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4]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5] 黎加厚,《Moodle 课程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周明.关注差异分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23.
关键词:Moodle;信息技术;互动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何谓“学困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会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1,其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反应敏捷、语言表达流畅、动手操作熟练;而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反应迟缓、语言表达简单、操作训练受阻,我们往往称后者为“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要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也就是要要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需要加大学习的力度,那么如果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加强,对促进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Moodle和其适合学生自学的模块
Moodl适合学生自学的模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作业模块:这个互动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交作业并且老师可以针对作业的情况进行打分和写评语。
2、心得报告:心得报告类似于学习叙事,且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学生的心得报告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心得报告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进行评价。
3、测验模块:这个模块的特点类似于网络考试,比如地方性计算机等级考试就采取网络这种形式。
4、讨论区:讨论区是Moodle中一个强大的交流工具。在这里,教师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5、WebQuest: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6、成绩模块:成绩模块是Moodle中专门用于查看学生在整个课程只能够参与情况的模块,是个活动参与情况的集中反映。
7、添加资源模块:这里插入的资源有网页、文本页或者链接到某一文件,还可以添加插件后添加视频等。
三、具体操作和实施方法
1、首先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去感化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兴趣
(1)尊重、关注“学困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困生”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说,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学困生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更加需要得到尊重,很多学困生抵触老师的一个最大问题往往就是,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有偏见,看不起他们,所以要想得到学困生的认同,首先就要多关注他们。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同学困生,其次上课时多走到他们身边指导他们,适当多提问他们,课后多跟他们交流、谈心,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这样,他们就会慢慢意识到:哦,这个老师还是很在意我的嘛!通过这个环节,就为下面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2)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出发,转变观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般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上网、练练打字,然后学习主科累了,过来休息一下而已的副科,尤其是那些学困生,这种观念尤其强烈,如果这种观点不转变,学生是不会有什么学习兴趣的。
2、Moodle在提高“学困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应用
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那么就可以具体实施Moodle的应用教学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给出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首先可以利用Moodle的添加资源模块功能,添加丰富多彩的教程和学习提纲,比如: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教程,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教师在旁边引导和指导那些不太会完成任务的“学困生”,这样既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作业,也可以提高教学进度。
(2)利用Moodle设置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层教学
Moodle平台可以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处在不同的组别,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给“学困生”的任务稍微简单些。例如:在《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节中,我给部分“学困生”的任务就只有柱形图和饼图,没有折线图,而一般学生就增加折线图,而对一些能力较高的同学,就另外给他们一个多元化加工的例子去分析,这样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学困生”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任务,从而就增加了“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利用Moodle的评价模块给学生设置灵活多样的作业“门槛”,让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给出的教程,从而完成相应的作业。这里用得较多的就是:讨论区和测验模块。还可以利用程序教学功能,让学生完成学习指定的内容,并达到相应水平(通过测试),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否则就重新返回学习。
(4)利用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Moodle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互动评价,一般互动评价都是学生互相评价,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我又让“学困生”去评价其他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信心,又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他要当“老师”,那么他就必须弄懂作业,这样评价才能使自己的评价不有失偏颇,这样他们课堂中和课后就必须要加紧学习,才能配得上“教师”的角色
四、在Moodle平台上开展提高“学困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几点体会:
1、能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由于Moodle改变了以往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就会更加喜爱学习,再加上很多内容都做成设置“门槛式”自主完成模式,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提高了。
3、减轻教师的负担。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教师讲授和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但是运用Moodle平台后,教师可以将一部分内容交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负担就减轻了不少。
总之,利用Moodle平台的确可以很好地促进“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起到提高他们信息素养的目的,但是光有平台也不够,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尊重“学困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课堂更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眼球,让学生喜欢你,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明.关注差异分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23
[2] 享秀.如何 除学困生的自 卑心理[J].教育革新,2008(8)
[3] 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4]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5] 黎加厚,《Moodle 课程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1周明.关注差异分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