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 廖添发 钟 静

【机构】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听、说、写、译等技能已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对阅读课了无兴趣。学生对阅读课兴趣的丧失,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也有教师讲授方法和课堂组织的问题。所以改变目前现状的关键在于改变学生不重视阅读课的错误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1 英语阅读课不受学生重视的主要原因
  (1)学生阅读的目的太狭隘。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做好与高中外语教学的衔接,延续了高中的任务型学习模式。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且阅读的范围也很局限。例如,为了应付课堂而阅读教科书上的文章;为了拿下四六级证书而做一些针对性的阅读理解等。这种任务型学习模式使他们形成了目的性阅读的习惯,使阅读变成了一种负担。所以,学生不可能像读中文文章和小说那样全心地投入,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而获取文化知识。
  (2)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填鸭式讲授,造成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以Note-talking代替thinking and practicing 成为课堂的教学中心,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依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没有注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教学效果往往与预期相差甚远。这种讲授方法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
  (3)词汇量是制约阅读效果的瓶径。
  词汇是阅读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或传递信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学习一门语言。无不从学习词汇开始。经过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但进入大学以后要求掌握的英语单词数量突然增多,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增多,给学生学习和准确理解单词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学习相当努力,花了不少时问,但收效甚微,单词的遗忘成了英语词汇积累的挡路虎。同时,在阅读中阅读理解同词汇知识也密切相关,学生不能快速顺利的阅读经常是由于大量的生词造成。
  (4)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如果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
  我们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使得阅读课堂枯燥无味,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语言层面上,而挖掘不到文章的文化层面上。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都提不起精神,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掌握很好,但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运用汉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于闹出笑话。
  2 多方位改进和增加教学方式与内容.
  促进学生上好英语阅读课针对以上四个问题,作为从事英语阅读课教学的青年教师,提出一些自己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帮助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学生的兴趣是促使他们阅读的第一动力
  阅读本身应该是—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而现在却变成了学生们的负担,他们不自觉地会把阅读与考试挂钩。所以。要从根本上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必须首先着眼于他们的阅读动机,以促使他们运用更多思维方法,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培养更强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那些题材就读得快、读得准、记得牢。所以,作为英语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而要把阅读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及西方文化知识相结合。在讲解文章时,教师可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了解,将文章中出现的中英文化背景知识作适当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步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另外,可以多给学生推荐一些英语文章,先从故事性的开始,从易到难,让他们慢慢从内心接受,还可鼓励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英美的报刊、杂志、电影等。课堂或课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音像等,可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等,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从Internet上多查询—些资料增加了解。另外。几乎每个大学里都会有自己的外籍教师,可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及阅读的兴趣。
  (2)在教学中结合时代发展,引入全新阅读观念。
  广义的阅读指用视党去摄取一切外部的语言材料,用来达到消化、应用乃至交流的目的。这就需要足够的语言材料做基础。而足够语言材料来自于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进行。因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所谓新式阅读就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无处不在的环境阅读。作为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应认识到“阅读就是读教材”的旧观念是片面的。充分调动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资源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英语阅读的机会,把学生带入全新的富于时代内容的新式阅读中去。
  (3)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其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词汇因素是成为制约他们阅读理解的—个重要障碍。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在讲授生词时,尽量列举多一点的同义词、反义词和该词的各种形式。重点讲词的基本组成方式,如前缀法、后缀法、合成词等,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4)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例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时,文章中提到西方人比较忌讳的数字l3,并且在吃饭的时候尽量避免l3个人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就可以把此说法的来源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一迷信鱼鱼远古,我们可以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得到佐证。l3个人同时出现在同耶稣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上。其中一个门徒Judas(犹大)为了三十枚银币(thirty pieces of siluer),以耶稣亲吻为暗号,使耶稣被罗马人捉走,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英语中“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可耻的叛徒、奸诈、口蜜腹剑的阴险行为。这样讲解了此故事之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对于西方人为什么忌讳数字l3有了详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