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课堂教学培训的自主与自助

【作者】 朱 玉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2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入,我们进行着更贴近教师需求的校本培训方式。
  课堂教学培训,就是有效落实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有:
  1、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同,教师们往往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演绎自己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这种形式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领、启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通过反思感悟达到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这好比是不同的厨师用相同的食材烹饪出不同口味的菜肴。菜肴做成的过程完全是厨师自主的行为,反映的也是厨师对食材自主的理解认识及操作技能,之后厨师呈现了自己的菜品,摆好了餐台供大家品尝。大家以自助的方式选取合乎口味的菜品进行品评,从中找出同种食材不同做法的优缺点,来促进厨师对食材更进一步的理解与烹饪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2、开展观摩课研讨活动。就是以共同听的一节课为研讨对象,提出优点的同时也提出改进不足的具体方法,加强实施的有效性,使不同能力的教师从一节课中各取所需,各有所获,达到自助。
就一般而言,观摩教学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意义也各不一样,①新任课教师或实习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向优秀教师学习,同时锻炼分析课的能力;②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观摩实习教师或新教师教学,目的是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帮助实习教师或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③为了开展教学的研究工作进行的观摩教学,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综合的水平;④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的观摩,这大多是学校领导或教研室对教师的教学检查,因此,也称为检查性听课。然后进行观摩课的评议。参加观摩教学的人,在整理听课记录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这四种观摩教学的情况,在校本培训时可根据教师的意愿和师资情况自主选择,也可分层进行。在这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教师们在这种培训方式中自主的受到启发与激励,自助选用信息和有效做法,自主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   
  3、开展互听课研讨活动。听课,对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语,在教学的第一线,听课是司空见惯的,新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常听课学习,这种行为因为专业需要从而内化成为自我需要,带教教师指导实习教师需要听课,这是实习教师走向专业成长的必经历程。教学领导听教师的课,教科研人员听研讨课,都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听课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目的也是多样的,为了更好的把握教材,为了学习课堂教学方法,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为了在听课中发现教学规律和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有效途径等等,如果进行校本培训最基础的听课方式要以同年级学科组互听课的为最佳,因为它产生的效果最直接可以最直接作用于学生。互听互学,课后进行研讨,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选出最佳的教学设计。实际上,被听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活的教学案例,听课后的讨论实质上就是案例分析。案例可以反应各种情景的教学,各式各样的案例让教师“身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教学中,摸索、学习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体会教学实际中出现的一些事件的处理策略,从而可高效地使教师得到处理各种可能的教育教学事件的能力训练,增强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本领,培养对现实教育教学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这样的方式便于教师积累经验,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也更有指导性。
  4、开展平行班互授课活动。就是同年级的学科组制定一个主题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一位本组教师在平行班轮流执教。通过“平行班轮流执教”活动的开展,执教教师可以在多次组织活动后及时进行自主反思、自主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锻炼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同时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教师,促进了学生发展和班与班之间的交流学习。更能及时发现其他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的有效做法和不足之处,及时提出,及时汲取,及时弥补。这是培训教师教学关注学情,选择适宜学生教法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
  5、跟踪磨课活动
  磨课是把教师个人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与集体智慧融合,并经过反复推敲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试讲的教学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耗费教师大量汗水的过程。要做好此项教学研讨工作,学校或学科组要采取定磨课人、定备课辅导人员、定研讨小组的形式,教师们在磨课中“磨教学目标”、“磨情境创设”、“磨师生对话”、“磨方法指导”。以此来保证学校的磨课研讨工作进展有序,通过磨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营造浓郁的教学研讨氛围,促进一大批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提升和方法的改进。这种形式的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磨课虽道出了一节成功好课的艰辛和不易,但着实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作用极大。
  其实还有很多有效的校本培训课堂教研方法,这些方法的呈现为我们根据不同的请况选择不同的有效培训,扎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了很大范围的自助平台,自助选用要把握时机灵活运用,但总的目的是要从专业需求的方面增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的自性,加强指导性,提高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