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几点思考   

【作者】 赵兰芳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第四中学 276600

【摘要】历史是昨天的事,但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与教训,不但有助于今天的现实,还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之变,知社会之兴替。
【关键词】历史学科 教育价值 思考
【正文】
  现在历史学科本身的价值,普遍地被人忽视。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学历史教育,愈来愈严重地面临一个难题的挑战——学历史有什么用?由于历史学科地位的下降,不少历史教师见异思迁,勉强应付,缺乏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现象不仅是历史教育的不幸,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面对物质利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欲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紧张、黄赌毒时有泛滥等等,于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颇显重要。这当中,历史教育所担当的任务尤其重大。正如邓小平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历史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学历史教育有助于人的成长和可持续成长 
  历史是昨天的事,但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与教训,不但有助于今天的现实,还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之变,知社会之兴替。 
  历史是一种基础知识,不论从事哪一行业,如果具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就会增进人生的动力和人生的感悟。一个社会如果有适当的一部分人达到这样的境地,就能把社会建设成比较理想的状态。培养人才,一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步入社会生活的实际本领,包括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技能和科学的思维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学会在社会上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即怎样才能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有精神、有道德、有纪律、有修养、有合作意识而又聪明的人。这后一方面应该说是与实际生活更为密切的。历史课恰恰偏重于后一方面,即其价值主要在精神层面,正像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思维能力上,尽管有时看起来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对青少年来说是最重要的,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以,历史教育无疑是青少年一生成长和可持续成长的加油器和发动机。 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所拥有的最宝贵的年华,许多人一辈子只有在中学阶段才有较为系统地学习历史的机会,所以中学生尤其应当受到良好的历史教育,虚无主义态度是要不得的。 
  二、加强历史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历史,其实就是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史,可以启迪人们借鉴人类祖先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成败得失,帮助人们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的真谛,所谓“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可以得益于历史。正如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所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中,都不能没有历史学科,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包容或代替的功能和作用。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那些残垣断壁、僵尸枯骸,以供消闲怀旧,而在于通过历史知识这个庞大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作为一代新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现在社会上大谈创造、创新,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怎么进行创新?其实,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心智受到启发,才能触类旁通,恍然大悟,才能否定前人,超越前人,突破前人,开拓进取。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找到创造未来的现实起点。任何社会进步和发展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以历史为前提的。学习历史对个人来说,可以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对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可以从深层次上克服“左”、右倾思想的祸害。明于此,人们将会尊重历史,从现实出发,而不致沉醉于虚妄的幻想中,急于求成,酿成恶果。 
  三、历史教育的意义不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史学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类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 
  目前在创新教育中强化历史教育,全社会重塑史学思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社会情境中,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文化思潮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我们对这些迅猛涌现的观念、思潮不采取一种历史的思考与批判,而是绝对地、孤立地加以评估,切断自身社会生活与历史的联系,最终必将在信息的海洋之中迷失自我,盲从别人,陷入狂迷之中。一个缺乏历史深度的人往往是浮躁的、毫无人格魅力可言的,而由缺乏信度的人格所构成的社会文化必然是低信度、低效率的。这个低信度必将迫使社会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甚至阻碍社会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史学才成为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出公正的判断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