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对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许建宁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学生往往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活动课设计要从全面和综合出发,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吸引学生,并对活动课充满向往。
关键词:活动 实践 趣味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语文活动课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使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更受学生青睐?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语文活动课设计要从全面和综合出发。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全面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是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活动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语文活动课不光要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更应该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因此,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要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进行整合,而且还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活动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理素质的训练等。要充分发挥各项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
语文活动课的主题是学生,学生自身的活动室其他人所替代不了的,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著名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波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就得事先校音定调。语文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在活动课中,大多数活动应由学生自愿参加,自己选择内容、形式,自己组织,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语文活动课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语文活动课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吸引学生,并对活动课充满向往。
1、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比如,在教学中设计成语接龙、猜字谜、绕口令、语文大冲浪、争做小导游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
2、竞赛。
语文课中经常有计划的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竞赛可以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于形式,如故事大王、歇后语大赛、小小辩论会、古诗大擂台等。语文竞赛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喜爱上语文。
3、交往型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可开展一些交往型的活动,如调查、采访、购物等。如学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等课文,可让学生当回小导游,挑自己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其余学生当游客,游客随时可以向导游提问,这样既让学生熟悉感知了课文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实践为主体。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活动课应该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教师不能只拘泥于文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去,动起来,不能只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应该带领学生到实践中去,步入社会,走进家庭,关注生活,走向自然,充分挖掘和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和情景中开展调查、考察、访问、实验等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真正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四、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应以教育性和趣味性为核心。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品德的教育,还要使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氛围中获得知识,以此来发展自己的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快乐中得到教育。例如:《最美的春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搜集春天的歌---搜集春天的诗文---搜集春天的古诗---编写春天的古诗---画出春天的风景---唱出春天的旋律”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搜集材料,在小组活动中为小组贡献力量,使活动课的展示呈现出一派生机。
五、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训练点。
语文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世间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主观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借助资料对所选择的课题去研究、去探索,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新,而我们教师只要为他们提供帮助、指导,引导他们能够自主发展即可。如:学了《马》一文后,学生对“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引导学生以“走进马的世界”为主题开展研究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到大自然中观察研究、调查访问,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更真切的了解了马,完成了对马的研究报告,绘制了以马为主题的小报,创作了关于马的诗歌、散文、故事,还写了爱护动物的倡议书等。学生在整个研究马的活动过程中乐此不疲,古今中外,各种马的种类,以及马车所代表的官职都展示的淋漓尽致。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创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对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显示学生个性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活动 实践 趣味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语文活动课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使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更受学生青睐?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语文活动课设计要从全面和综合出发。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全面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是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活动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语文活动课不光要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更应该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因此,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要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进行整合,而且还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活动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理素质的训练等。要充分发挥各项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
语文活动课的主题是学生,学生自身的活动室其他人所替代不了的,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著名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波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那根快乐的弦,就得事先校音定调。语文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在活动课中,大多数活动应由学生自愿参加,自己选择内容、形式,自己组织,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语文活动课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语文活动课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吸引学生,并对活动课充满向往。
1、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比如,在教学中设计成语接龙、猜字谜、绕口令、语文大冲浪、争做小导游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
2、竞赛。
语文课中经常有计划的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竞赛可以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于形式,如故事大王、歇后语大赛、小小辩论会、古诗大擂台等。语文竞赛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喜爱上语文。
3、交往型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可开展一些交往型的活动,如调查、采访、购物等。如学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等课文,可让学生当回小导游,挑自己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其余学生当游客,游客随时可以向导游提问,这样既让学生熟悉感知了课文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实践为主体。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活动课应该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教师不能只拘泥于文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去,动起来,不能只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应该带领学生到实践中去,步入社会,走进家庭,关注生活,走向自然,充分挖掘和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和情景中开展调查、考察、访问、实验等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真正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四、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应以教育性和趣味性为核心。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品德的教育,还要使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氛围中获得知识,以此来发展自己的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快乐中得到教育。例如:《最美的春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搜集春天的歌---搜集春天的诗文---搜集春天的古诗---编写春天的古诗---画出春天的风景---唱出春天的旋律”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搜集材料,在小组活动中为小组贡献力量,使活动课的展示呈现出一派生机。
五、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训练点。
语文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世间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主观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借助资料对所选择的课题去研究、去探索,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新,而我们教师只要为他们提供帮助、指导,引导他们能够自主发展即可。如:学了《马》一文后,学生对“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引导学生以“走进马的世界”为主题开展研究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到大自然中观察研究、调查访问,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更真切的了解了马,完成了对马的研究报告,绘制了以马为主题的小报,创作了关于马的诗歌、散文、故事,还写了爱护动物的倡议书等。学生在整个研究马的活动过程中乐此不疲,古今中外,各种马的种类,以及马车所代表的官职都展示的淋漓尽致。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创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对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显示学生个性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