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薛文华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口语交际。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以后在真实的情景中能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信息,尤其是口语交际中。在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真实的语言情景是口语交际的土壤。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创设模拟的或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学英语于练英语中、用英语中。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生 教学实践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亲情氛围:民主、平等、宽容、和谐,归结为一个字—“爱”。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是爱护他,关心他,才会与教师相亲,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诲,并喜爱上你所教的学科。
  (一)创造亲情气氛,使学生“愿意说”。
  营造活跃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以亲切的微笑,给他们以诚恳的鼓励,用“Good.”“Try your best to   say  more.”适时地引导、肯定,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利用音乐、美术、游戏、竞赛、表演等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口语能力。
  (二)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说。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与相熟的人交谈,你会长篇大论,无拘无束;若是遇上了陌生人,你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而紧张,未曾开口就面红耳赤,产生语言障碍,在言语上、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放大胆子面对听众。
  在教学中,有人主张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视而谈。尽管这种做法可能有点“过”,但其出发点还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敢于说”。“敢想、敢说、敢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应让学生突出一个“敢”字。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说”。
  古人云:“知之好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英语学习中,要使学生“乐于说”,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并使这个训练行之有效,必须让学生乐于接受。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技能训练的突破口。
  (四)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1.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反复单调地操练,会变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如果通过具体表演和反复做游戏,那么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例如,我在教学“Is this a\an  ……?”这个句型时,把它和以前的句子连起来组成一组小对话,通过实物作道具来完成。我事先准备好苹果、梨、香蕉、动物(玩具)、汽车(玩具)等装在一个小纸箱里,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被蒙着眼睛从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学便问:“What  is it ?”他则猜测:“Is this a/an---?”若说错了则继续猜,直到猜对.这样同学们就来兴趣了,争着想来一试。又如,在教学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和客人在进门时的对话,我就地取材,让一个学生作客人,在门外站着。一个学生作主人,在教室内站着。客人敲门(按门铃),主人问:“Who  is it? ”客人在门外回答:“It`s me.” 或“I`m…”然后主人开门说:“ Come in, please .Sit down,please.” 
  虽说这个对话比较简单,但低年级的学生要说好、练好也要花时间才能做到。采用这种情景对话能使学生的兴趣倍增,争着来练习,表演对话。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并运用了语言,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教会他们观察,真是一举多得。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口语交际课在进行教学时用人或实物体现不出气氛,就需要多媒体制作软件来帮助完成课堂教学。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五)延伸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
  设计实践型的英语作业。很多英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选择背诵单词和课文以及完成书面练习来巩固教学内容。这种重书面表达,轻口语表达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可多布置一些实践型的英语作业。因为技能学习的训练毕竟属于机械训练,要真正达到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自如,还需要经历技能训练。
  总之,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遵循交际性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从而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