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作者】 石荣利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中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英语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是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中学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有更快的发展,唯有把英语教学与英语口语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越来越突出学生的英语口语,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课堂为中心扩展到以生活为基础,将以知识为中心发展到以能力综合为准则,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采用最好的教学形式,追求最高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打好坚实的口语基础上,学好英语文化知识,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笔试,学生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从而丧失了语言学习以交际为主的真正目的,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为根本目的,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中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口语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下是我的一点浅见:
  首先,深刻钻研教材,灵活处理资料。七年级《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编写,注重人们实际生活的环境,从生活片段中选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少做理论说教,它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教师在钻研教材之时,应正确把握这一点,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把这一信息透露给学生,使学生能把握大体的学习方向。
  具体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详尽处理教材。要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基点,把握深度和广度。联系当地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选取学生最为熟悉的题材,考虑每一个学生本身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与补充。
  选好题材以后,要对它们仔细考究,认真梳理,理清层次,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条理不紊,深入浅出,适当拓展。
  其次,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自处其中,身临其境。众所周知,一个不识字的孩童,不管在哪种语言环境下,都能用他所学会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这是为什么?虽然他不识字,更不会写,但他能听懂别人的意思,也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我们有些中学生虽然记住了许多单词,学会了许多语法知识,都还是不能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这又是为什么?恐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平常因为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缺乏最起码的口头交际训练,因而语言思维迟钝,反应呆板,该说话时头脑一片空白,即使有个别学生能说出两三句,也是在挤牙膏一样,结结巴巴,毫不流利。相信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碰过这种情形。
  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呢?这将是我们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要理解单元内容,把握单元内容的语言环境。七年级《英语》(新目标)的单元编排,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这种特点有利于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更好处理。
  二、准备充分的教具,创造最逼真的语言环境,当教学就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所具的食品和本地的生活习俗,准备充分的实物教具,在教室里搭设柜台,在学生中选出店主和顾客,教师在要求学生练习的同时,尽量逼真的示范表演,使学生能正确的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操练。
  三、发挥学生主体,扩大参与面。语言交际,是一个大众化的问题。只有大家都说,这种语言才有生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开口,正确引导,适当调控,才能使课堂活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语言效果。
  四、形式灵活多样,风格不具一格。好奇心,新鲜感是广大青少年的固有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课堂形式灵活多样,风格不具一格。要敢于创新,大胆打破原有的课堂授课模式,或采取活动课形式:课堂竞赛、文字游戏、英语沙龙、英语角、英文歌曲;或进行实地考察、上街购物、电话采访;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页制作,网上英语沙龙等。总而言之,教师要迎合学生心理,竭尽全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会英语交际而努力。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的发达、学校网络资源的丰富前提下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尽力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加直观更加贴近生活的呈现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我们必须要摒弃上多媒体课准备太累,操作过程难的思想。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立足于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本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如果自己都不会,怎样去教学生,怎样教好学生呢?
  二、用不同形式的媒体,处理不同内容的课题。如在语音室中进行听说训练,在电教室中进行读写训练,利用投影,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待。既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课的内容,又可以节省许多时间给学生自己参与。
  三、收集大量素材,结合教材内容和其他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既然我们要办特色教育,自然少不了地方特色的素材;但我们又不能故步自封,同时更应了解别处的发展状况。学校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料,我们要尽力去查阅、下载,并加以取舍利用。切忌局限于教材,而忽略更加广阔的天空。
  总之,我们要全力以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舌灿莲花,让每一个心灵,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