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趣味识字浅探

【作者】 李德干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国的汉字难学难记,加之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识字就更为困难了。但是,根据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的思维特点,选用生动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创造性地把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使识字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运用趣味识字法,作一些介绍。
  1、形象理解法。就是结合字的各部分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形象,用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日月为‘明’”“小土为‘尘’”“双木为‘林’”“大力为‘夯’”等,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意会含义。另外,还可以利用形旁标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桃、柏、梅、槐、柳、”等与“木”有关,“抓、拍、扔、拔、打”等与“手”有关,“河、流、清、泊、深”等与“水”有关等。
  2、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认真观察,仔细辨别,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区分字形,提高识字效率。如“晴”字是指天空没有云或者云很少;而“睛”字是指眼珠儿。据此可以编成儿歌:万里无云天气晴,天空太阳红又红;双目明亮是眼睛,爱护眼珠如生命。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再把它们写错了。
  3、情景识字法。就是把一个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4、故事识字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些关于生字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生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识字。例如学“阔”字时,给学生讲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在讲到曹操看到工匠为他修的大门后就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时,教师就把“活”字写在门上,让学生去猜。当他们想了半天,把寻问的目光投向教师时,再解释其意:“门”上写“活”字就是“阔”字,曹操的意思是嫌工匠们修的门太大了。并顺便告诉他们有一个叫杨修的人猜着了曹操的意思。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在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了这个生字。
  5、字谜识字法。对于有些笔画复杂,难记易错的字,可以编成形象有趣的字谜,鼓励学生猜记,使其产生喜悦之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字,“一人牵着一只狗”是“伏”字等。有时对形近字最容易错的地方施以响锤重敲,明确指出,也可以编成字谜。为区别“鸟”字和“乌”字就可编出“鸟儿有眼,‘乌’字没点;鸟儿瞎了眼,丢掉一点,成了‘乌’黑一片。点,就像小鸟的眼”来帮助学生识记。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识字教学过程,尽量做到形象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