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音乐课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次桑卓玛
【机构】 西藏拉萨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每当提到“能力”一词,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学生在语、数、外主课方面的发展能力如何,可是随着我在音乐教学上的不断探索研究发现,音乐教学其实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多方面能力的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我觉得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当今,本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音乐课也提出了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在音乐教育改革的东风下,我们音乐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要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具体来说:1、我们教师可以利用钢琴或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来组织教学。因而,听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的听觉训练,可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听琴音的能力。2、说音名:在每次教唱歌曲之前,都要进行说音名的训练。教师用琴弹出一个或几个音符(音组),让学生试着说出其名称来,以便提高感知音符的能力。3、唱音符。教师用琴弹奏音符或音组,让学生听后学唱,增强听音的记忆和表达能力。4、听乐曲:让学生经常听一听有关的器乐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听力训练,这是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在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音乐活动的主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在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方法、创设音乐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应过程与结果并重。要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外,还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讲究教学方法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要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同时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使自己成为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在教学法的各个领域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良好音乐课堂环境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增加信息量
现今,科技高速发展,在许多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已电脑联网,再加上生活中的影视、广播等许多领域都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音乐信息的接受量,增加了我们感受多种音乐风格的机会。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设备扩大上课的信息,充实课堂的容量。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它能使抽象的具体化,枯燥的描述形象化,并能创设情境、高度调动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给学生情的感染,美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全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六、在音乐教学中,善于评价,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现在很多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这就需要我们讲究方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致。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对于学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处,应巧妙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期待,进而化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我们教师对学生应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评价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和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在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更有效的引导。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当今,本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音乐课也提出了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在音乐教育改革的东风下,我们音乐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要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具体来说:1、我们教师可以利用钢琴或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来组织教学。因而,听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的听觉训练,可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听琴音的能力。2、说音名:在每次教唱歌曲之前,都要进行说音名的训练。教师用琴弹出一个或几个音符(音组),让学生试着说出其名称来,以便提高感知音符的能力。3、唱音符。教师用琴弹奏音符或音组,让学生听后学唱,增强听音的记忆和表达能力。4、听乐曲:让学生经常听一听有关的器乐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听力训练,这是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在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音乐活动的主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在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方法、创设音乐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应过程与结果并重。要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外,还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讲究教学方法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要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同时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使自己成为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在教学法的各个领域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良好音乐课堂环境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增加信息量
现今,科技高速发展,在许多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已电脑联网,再加上生活中的影视、广播等许多领域都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音乐信息的接受量,增加了我们感受多种音乐风格的机会。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设备扩大上课的信息,充实课堂的容量。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它能使抽象的具体化,枯燥的描述形象化,并能创设情境、高度调动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给学生情的感染,美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全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六、在音乐教学中,善于评价,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现在很多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这就需要我们讲究方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致。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对于学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处,应巧妙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期待,进而化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我们教师对学生应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评价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和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在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更有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