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班级的凝聚力

【作者】 金晓华

【机构】 博乐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规范化的班级管理,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工作顺利展开的重点。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这生活学习,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多年的经验和大家共享:一、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培养师生之间亲密的情感。
  关键词:培养;集体;习惯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长,家长的责任很重。从教多年感触颇深: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这生活学习,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
  1、正人先正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每天课间操,我都是和学生一样按学校规定的路线进出教室。一天上班时,进教学楼的孩子太多,我就从左边的门进去了。突然,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师,应该走右边的门”,我的脸一下就热了,赶紧纠正错误,从右边门出去,再从规定的门进来了,孩子站在那儿开心的笑着,和我牵着手一起走进了教室。我表扬了这个孩子,是个遵守纪律的好榜样。
  2、关爱学生,爱护班级,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天气凉了,学生下课出去时,总要嘱咐一句:“把衣服穿好”,大家互相整理衣帽,带好红领巾。天阴了,通知孩子带雨伞。放学时总要告诉学生:“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边走,路上注意安全”,路上要互相提醒。有个男生,眼睛出现了问题,右眼睁不开,而且视力较弱,建议家长到大医院及时就诊,后来去了北京进行治疗,现在孩子的眼睛睁开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老师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1、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是每个人共同努力得到的硕果,从而增强孩子们的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齐心合力,为班集体争光,学生取得了成功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的欢乐时,集体荣誉感便形成了。今年春季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训练参加比赛,孩子们也很投入,最终获得四项第一,总分在全校名列第一。孩子们激动万分、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着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今年冬季红歌比赛,孩子们主动要求统一着装,孩子的积极性影响了家长,有几个家长热情参与帮忙挑选服装,最后确定白色毛衣配灰色长裤,手举红色五星旗,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精心的准备最终获得第一名。孩子们又一次沸腾了。这就是集体荣誉感的力量。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必须增强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是学生自律向上的动力。有了动力,他们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他们息息相关。这需要班主任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和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为集体服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集体活动,还是每天的卫生扫除,只要教师的理念清晰,方法得当,就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今年在“六一”节目的筹备时,班里的一个维族女孩准备跳维族舞蹈,但是独舞的分特别低,有人提议再找六个女生伴舞。有生建议选节奏欢快的有点韵律操感觉的舞蹈,这样参加的人数会更多,得分也会再多一点。经过大家的斟酌,选了《我不怕不怕啦》这首曲子,并伴有舞蹈动作。在大屏幕上播放,让孩子们观看,当时就有学生跟着学。看了两遍,大家一致同意这个节目。当时就有十九个孩子主动参加,每天快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排练,非常积极,互相纠正舞姿,决心以最好的形象展示本班的风采。这无形中就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也强化了主人翁的意识。学生有了主人翁意识,有了集体荣誉感,也就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早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当我开始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时,我就下意识做到抓好开端,严格训练。利用晨会、班会时间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下课后准备好下节课所用的东西,放好凳子,捡完纸再出去玩;培养他们不乱扔废纸、弯腰捡纸的习惯;抓好早读及课堂常规训练,教育他们课间做安全有益的游戏,等等。作为低年级班主任一定要跟上班,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各方面的习惯进行强化训练,要常检查,常落实,充分利用晨会班会进行总结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小桃心的奖励,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老师要说话算数,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实施,决不能轻易改变直到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为止。
  四、培养师生之间亲密的情感
  俗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课余时间,孩子们对什么都好奇,总是围着老师团团转,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奇闻趣事,谈谈对其他同学的看法,我在改作业时也会凑到跟前说说在家里做了什么,有的孩子竟然站在我身后帮我捏颈椎,我幸福的拍拍孩子。只要有学生主动与我交流,我会耐心倾听,这样也多了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尤其是经常与老师交流的孩子,他们各方面习惯都比较好,还能按老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其他同学,因为他们觉得老师信赖他,亲近他,自己更要做得好,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锁碎,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不能用理性的句子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有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即使没有最好,也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