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借多媒体之东风 优化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 柳晓明

【机构】 烟台四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有利于英语课堂的优化和完善。多媒体辅助下的英语课堂,内容简洁有效,形式灵活多变,既能够节省板书时间,同时又能够充实课堂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课堂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同学们回归课堂,重新爱上英语课堂!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要注意以下问题:不要单纯的追求课件的华丽,罗列的信息要有层次感,以及课件和板书要紧密相结合等。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多媒体中心论”,真正意义上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关键词:多媒体 高效课堂 英语 新课标
  引言
  初中英语课堂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其单调贫乏的教学形式慢慢暴露出枯燥的缺点来。多媒体的使用有效地攻克了这一难题!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两点有效地促进了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鉴于其高效课堂的三大特点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多媒体的投入使用给高效课堂的打造带来了便捷,但其使用也存在很多误区。那么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在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发扬哪些优点,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初中英语新课标对教学模式,评价机制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细致且具体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较之以往更加充实且多彩,且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多媒体的出现则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难题。
  1.1节省了板书时间,充实了教学内容
  利用电脑及屏幕教学,同一个单词的使用,同一个语法点的讲解,在屏幕上可以呈现更多的例句,更多的说明,有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以词组pick up为例,它在字典上的意思共有23种,常用的又有十几种。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将这些意思以及例句分别列出,再督促学生背下来。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出这个词组常用的场合及例句,再以引导学生自己猜测词义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意思掌握起来当然也轻松多了。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1.2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版英语教材涉及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新鲜话题,内容上更加宽泛。但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大量的单词加上原汁原味的语言描写都给文章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例如有些关于国外风俗习惯的描写单凭语言是体会不到其中的意味的,仅凭语言来想象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有点困难。而有了多媒体,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各种题材的影视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相关影片的及时播放,使英语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转而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会再对英语课敬而远之。比如说,在第八册讲到“Disneyland”时,很多孩子都没有去过,对迪斯尼乐园即感兴趣却又很陌生。这时候通过观看视频便可以领孩子们畅游乐园了,学起课文来便也容易理解了。在讲到写旅游日记的时候,有的老师整理出了北京的几个景点通过多媒体领孩子们一起逛北京,让孩子们仿照课本上日记的格式来写写到北京旅游的事情,孩子们很感兴趣,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会了用英语写日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1.3有利于课堂信息的保存
  在英语课堂上会出现大量的信息需要记录。举例来说,讲解一个词或词组的用法,需要罗列数个例句。而讲解一个语法知识点的用法,则往往需要写一黑板等待学生记好笔记,擦掉,再写一黑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有了多媒体,就简单多了。可以写好一屏幕之后进行保存,甚至可以保存好几节课的内容,需要时再找出来复习,既省时又省力,而且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1.4 有利于复习课的展开
  英语课堂知识比较零散,这也增加了复习课的难度,复习的时候往往是顾此失彼,有失全面。而多媒体允许我们将平日的课件制作成专辑,复习的时候不仅方便,而且可以把某个知识点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增强了教学的连贯性。
  2.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有这么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掌握,可是每一个新事物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像多媒体的使用就存在很多误区,如果陷入其中,我们的教与学不但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其广泛的使用还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人的英语课堂的观察,通过对我校课堂的调查,发现有以下问题:
  2.1重视课件外观,忽视教学内容
  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单纯追求直观的形象,漂亮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反而忽视了对本学科的内容的认真、细致的讲解。而学生也往往带着“看热闹”的心理来听课,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看的时候都明白,可是课下却什么都说不清楚。
  2.2 罗列信息没有层次感
  由于课件比较方便,老师们向学生罗列的信息也多了,大量的信息让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对学习“含的多嚼不烂”。且很多教师罗列的信息没有层次感,也不系统,针对性较差,无法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教学。比如一个语法知识点,定语从句的讲解,网上就有大量的资源。有的老师就很不负责任的把各种与定语从句有关的资料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既不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做任何知识上的调整,罗列大量的信息,结果学生记得多,同时也记的乱,最后自己也不知所云,那样情况就糟糕了。
  2.3 过分依赖声音和文字
  很多老师在课件当中加入了声音以及文字的讲解,然而过分的依赖这些声音和文字,而没有了自己的板书,没有了生动丰富的人性化的讲解,使课堂教学也变得死板,枯燥无味。殊知对于英语这科来讲,老师的讲解才是学生理解的源泉所在。
  2.4 课件中的拿来主义
  有一些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从网络平台上找到相关的课件,不加修饰直接拿来讲课,既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来设置课程讲解,甚至有时也与上堂课讲的东西脱节,很不利于打造真正的有连续性,有针对性地高效的课堂。在教材的改编过程中,有很多单元或模块的大题目是没有改变的,语法知识点也是基本一样的。但里面的课文内容却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是在原有的课文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加深,有的甚至换掉了原有的文章,另找了一片新的文章。而个别老师图省事下载来的课件有可能是没有改编的旧教材的,这时拿来使用的话,和现有的教材是不配套的。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混乱,导致对教材学习的三心二意。
  3.如何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那我们应如何来使用好这个新事物呢?通过观察周围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我试着总结了一下方法:
  3.1板书和多媒体结合法
  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具体课程的讲解,通过板书来记录下本堂课程的主要框架和个别难点,二者相结合;这样,本堂课的难点和重点在大屏幕上学过,而在黑板上又有总结,学生的学习有了针对性,也能够更好的掌握本堂课内容。以一堂英语阅读课为例,课件上进行的是英语阅读课的流程,黑板上留下的是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重视,又方便了做课堂小结。
  3.2 把握要点,整合课件内容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把握以下要点:结合课堂计划、课堂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注意色彩的搭配,做到直观形象,但不要过分追求漂亮,华而不实;去除与本堂课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信息,保留精华部分;必要时可以导学案的形式提醒学生应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3.3 重点突出课件内容的完整和丰富
  课件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过分突出它的快与方便,而要突出它内容的完整和丰富。并且一定要注意及时地总结和反思,使学生真正的去思考,去有所的,从而达到提高其记忆和理解的效果。具体来讲,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要到位,不能以偏概全。对语法点和重难点的讲解要讲练结合,不能只讲理论不进行练习。讲练结合,循序渐进,利用好课件的优势,稳扎稳打的进行好每一步教学工作。
  结语:
  我们一定要克服“多媒体中心论”,充分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意义上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在多媒体使用中,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的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进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才会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