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为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寻措觅策

【作者】 唐继红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中职语文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注重激励赏识评价。
【关键词】中职语文 高效课堂 创建
【正文】语文,负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人文素养提升、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之要务,是中职学校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适应职业变化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师生认可,甚至把它推到了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教师还是“以讲带读”、重分析,不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致使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出现看小说、睡觉等“小差”现象。学生看不到语文魅力,感受不到语文学习乐趣,自然就不愿参与其中。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其效率自然也就无所谓好了。在大力提倡效能建设的今天,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是必然趋势。如何建设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有哪些方法、措施与策略呢?我在日常教学中获得一些感受,可以与你共勉。
  要建设中职语文高效课堂,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中职教育目的,弄清语文该如何围绕目标服务的问题。只有这样,知道“效的体现”,才会找到“体现效的方法和载体”,才能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我们知道,中职学校语文教育既有普通学校语文教育的共性,注重传授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语文实践能力,又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个性,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中职语文教学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更不能采用传统“一讲到底”的灌塞方法,要创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特别要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贯彻其中,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工作“必需、够用”的语文能力。明白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寻措觅策,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载体。
  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现行中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语文学习兴趣大都不浓,没有学习主动性。我想,这是影响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学生兴趣问题,让学生主体发挥能动作用,出现“我要学”的“愤悱”状态,乐于其中。当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要针对中职学生实际,符合他们爱好、年龄等因素。例如,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异性有着懵懂认识和好感。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使学生沉浸在焦刘二人的真实的爱情情境中,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对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的感知,提高学习兴趣。又如,中职这个年段学生尚美、爱美之心较浓,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什么是美”的研讨交流。在教学《世界最美的坟墓》时就是这样进行的,要求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审美观,什么才是美。有的学生谈到幽雅宁静是美;有的学生谈到朴素平凡是美;有的学生谈到奉献自己,淡泊名利是美等等。这样组织,符合学生爱好,就能提升兴趣,所以在发言时就显得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二、正确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正确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走势,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等。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也跟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一样,具有“三维目标”,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这儿,特别应强调一点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因为很多中职学校教师人数少,往往一个语文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的语文教学,有甚至担任几个专业的语文教学,而这几个班的学生基础都不一样,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同样教材,我们教师就可能“按部就班”,设置同样目标,采取统一模式,一讲到底,这样就有违高效课堂创建了。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考虑学情和职业问题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二是职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设计若干子目标,以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需求而选择教学内容;三是技能提高目标,为满足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和较高要求。有了这些目标,我们还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去落实,做到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过低、过高要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导致高效课堂创建失败。
  三、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在正确目标引领下,我们还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择其进行。而目前,语文被列为公共文化课程,不同专业学生用着同一教材。这种没有专业特色的内容设置,导致很多学生忽视文化,厌学语文,视语文为“附加”或“添头”不予理睬。在大力提倡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今天,我们除了纠正学生错误认识外,我们还必须把语文教学同学生专业化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具体就是将内容拓展引申,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职业化情境中学语文,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发展语文素养。如同样教学《雨中登泰山》一课,我们应结合专业学习需求,设置不同侧重点,旅游专业应侧重文章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时也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言表达上,甚至模拟导游带领大家游泰山;财会专业可侧重于谋篇布局的分析,让他们训练思维能力;而计算机专业,则可让他们多朗读优美的文段,赏析优美的语句,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通过这样侧重设计,就能“投其所好”,既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又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促进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以更高的兴致学语文,发展语文素养,而不是像“贴标签”似的仅仅为了告诉学生、家长其成绩和表现。所以,我们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抓住教学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在评价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以及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体验到语文实践乐趣,从而为学生积极学语文,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奠定人脉基础。
  总之,要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专业化”为导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敢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陆磐良,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J].教育参考,2005.3。
  [2]周筠,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思考[J].基础教学研究,2007.11。
  [3]于宗炫,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实践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