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

【作者】 苏辽欢

【机构】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高级中学

【摘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到独特的生活环境、民族文化背景以及语言思维模式的影响,其英语教学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困境。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增强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建立合理的学习体系,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考试技巧。
【关键词】英语教师;少数民族;英语
【正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也将越来越快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提高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水平也是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从教师和学生自身以及教育环境多方面抓起,改变这一困境。
  一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的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落后,少数民族学生要掌握的语言种类繁多,学生的英语底子差,缺乏学习动力,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发展。
  1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资源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边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经费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英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主要是校内的英语教师,外来教师数量极少,教材内容单一,教学设施不足。
  2 少数民族的语言种类繁多,汉英语基础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以两三种语言相互交融,学生天生拥有学习多种英语的环境。但是学生的中小学学习中,汉语知识相对较少,英语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学生连基本的英语读音、语法结构都未掌握,这些因素更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3 少数民族学生缺乏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信心不足
  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学科缺少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长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忽视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 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的措施
  1 提高学校和家长对英语的重视
  一方面,组织英语教师做好相关的调研,加强政府和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提供依据,推动教育局增加对英语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引进更多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开展互动活动,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增强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2 主动学习,增强专业实力,提高英语水平
  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的争取学习机会,努力钻研,不断进修,掌握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和高水平的英语专业知识、能力,同时不断创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3 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3.1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3.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学生往往基于对老师的喜爱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自信乐观,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3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
  3.3.1教师要善于创新,设法营造有趣的语言环境,形成英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和使用英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3.3.2教师要以生活为教学内容,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环境,以独特的民族语言环境为依托,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编写汉语、英语、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的歌曲,话剧,将三种语言进行对比,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活动中掌握英语知识。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1加强学生系统性学习,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相对落后,英语基础薄弱,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句型和语法都未能掌握。因此,教师应当脚踏实地,从基础的音标、单词、短语开始训练,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另外,教师要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包括听说、阅读、写作等,可以每星期布置几篇阅读,精细的进行讲解,通过提问、抽查的方式使学生逐步的提高阅读的能力。
  4.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例如,选取一个主题,课前引导学生进行free talk,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教师还要通过积极引导,表扬和鼓励学生用英语谈话,减少学生对英语产生的厌烦和畏难情绪。
  4.3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手段,促进英语学习。在学生的身边有着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学生自我调控和自我认识能力差,往往对这些学习资源视而不见,或不会用,学习方式单一。鉴于此,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4.3.1正确使用课本,对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要合理利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本内涵和一般规律。4.3.2学会在课余时间使用学习资料辅助学习,拓展学习知识之外延。如《英语周报》《当代中学生报》等都是很好的辅助资料。4.3.4资料选择应该学会取舍,不宜贪多。例如,在学习新知识阶段,应该选择同步辅导的讲解或补充的资料;复习阶段应该选择综合性资料。4.3.5合理使用复读机,电子词典和光盘等各种学习设备,加强语音学习,便捷学习途径,丰富学习手段,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总之,英语教师只有帮助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手段,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4.4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对自己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反思,引导学生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取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总会有他的缺点与不足。此时,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难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波动,思想涣散,经历匮乏,理解偏差和时间分配不当等原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反思,学生方能知其不足,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弥补和改,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取的人。例如,每次单元测试,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考了高分是偶然还是必然?考了低分是理解不透?复习不到位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不能考了高分就盲目乐观,考了低分就灰心丧气。再有,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每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次评价与反思,期末在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争取在随后的学习中进行有效弥补和及时改进,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主动担起责任,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倡导少数民族地区改变教学评估方法,积极推动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带领学生积极学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秦本彬.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29):133-134
[2]  李丽波.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园,2013(26):123-124
[3]  张波.浅议广西专升本高效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J].时代教育,2013(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