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加强语文识字教学 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作者】 谭华君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乡小学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重头戏,肩负学生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情境识字、生活识字,并授予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使其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实践,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识字能力 提升
【正文】识字是学生走进语文殿堂的钥匙,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起点。加强语文识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更多生字新词,更主要的是能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以利于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接触语文,发展语文素养。传统识字教学多为教师念,学生跟着读;教师释义,学生反复读背的方式进行,随着识字数量增加,学生负担日益加重,有的学生因不负重压而丧失学习兴趣,对整个语文学习都感觉不到乐趣,因而对语文渐行渐远。这种得不偿失的教学模式我们应给予否定。如何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中提升识字能力是我们新课改应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把实践感受“晒出”,但愿“砖出玉至”。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重头戏,肩负学生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发展的重任。但很多教师感慨识字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参与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因此,教师不想教,学生更不想学。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是教师首先失去了识字教学信心,更没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致使学生识字兴趣不大,思维参与度不高,忽视了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去完成教学任务,应先把着力点放在学生兴趣激发上。针对小学生爱好游戏的特点,我们可把识字教学融于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自身喜爱的活动中认识汉字,掌握汉字。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把识字教学与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不仅学生学得愉快,兴趣深厚,还能识得快,不易忘记。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我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二、授予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学生自会学的目的,我们必须遵照古人教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不如让学生掌握识字本领和方法。现代人也有如此感慨---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汉字的同时,更多的要注重方法传授,让学生拥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语文,更好地进行语文实践。在平时教学中,我总结了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教学春夏秋冬四字时,我让学生猜:“三人同日去看花,百友园中也有他。禾火二人同车坐,夕阳桥下两支花。”(打四字)。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记忆长久不忘。
  三、联系生活识字,拓展学生识字平台
  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汉字化的描绘。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识字也是如此,应该说,生活中无处不用到汉字,而且生字新词数量又远远超过课本。所以,我们应让学生走出教材,到生活中识字。同时,教育学生识字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认真学习,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课程表、同学姓名、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我们识字的活教材;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还有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也是识字的大课堂。生活处处有汉字,处处有识字机会,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识字经验或方法主动识字,或者通过记字形、查字典、上网搜索等方式进行识字,掌握生字新词。
  四、注重随文识字,强调学生学以致用
  现行教材独立识字内容少了,更多的是随文识字,联系上下文识字。这种识字,不仅能让学生记住字形、字音,同时还能让学生结合语境体会到该字的意义,甚至用法。但我们不能仅限于此,还应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把新学的字词与写话或表达联系起来,做到“两结合”:即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识字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除了课堂写作或口头表达运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等校本活动,以及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活动,安排学生运用已学字词进行写作或进行主题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巩固识字成果,并体验到多识字、识好字的乐趣。
  总之,要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识字能力,我们应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倡导情境识字、生活识字,在发展学生识字数量的同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授予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爱好识字,主动借助工具识字,掌握汉字结构,掌握音、形、义,掌握汉字的灵活用法。
  参考文献:
  【1】曹建召,《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7.4。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中国教育报》,2007.5。
  【3】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2000.1。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