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在智障生学校的重要性

【作者】 刘学花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光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是保证社会高效运转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条件,符合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们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求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2004年《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学校作为国家育人的主要阵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任。本人就语言文字规范在智障生学校的重要性谈谈浅见。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活动,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常规
  (一)加强领导,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摆在应有位置
  工作摆上应有位置 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在智障生学校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智障生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为此,我校早在前几年就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室、教科研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团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规划;教科研中心主人任专管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专门工作计划和总结,而且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也都含有其内容,尤其是智障部语文教研组的活动记录,更能体现出各年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各语文教研组都制定了符合特校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注意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语言文字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理所当然地被纳入了学校的管理常规。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业务考核、评优评先,学生的行为规范、评优条件等都含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语言文字工作已经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二)加强学习,增强教师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
  开展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关健,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智障生学校的每一名教师,人人都应当树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意识。在我市语委办和教科研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近几年来我校教师都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全校教师均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会议及各项集体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坚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努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带头为学生做好榜样。对平时的课堂教学,学校都有对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明确要求,即: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清晰明了,板书必须工整条理,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每年,学校对青年教师都要定期进行写字、普通话朗读、演讲、上课、等多方面的基本功考核,努力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此外,每年学校还举行一次新教师汇报课展示,对其教学素养进行全面考评检验,并将考核成绩记入业务档案。
  上述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教师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也由此大大增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教师"这一目标要求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环境建设,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科教学活动做到有机结合,有机渗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氛围。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学校在大门、主干道、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等都设置了“请写规范字”之类的宣传标语牌,校园内的固定宣传橱窗,也做到常常更新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现在,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氛围和环境,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二)精心策化、认真组织安排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每年九月的第三周,我校都要运用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要意义,有计划地开展经典诗文大家诵、讲故事、写规范字、手抄报比赛及啄木鸟行动等活动,由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也让广大师生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融合入实施素质教育之中
  “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质体能、个性心理及其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在实际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落实听说读写训练来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文中涉及到的许多专业知识和科学常识,应该向学生传授,但不能以传授这些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要把专业知识的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识自然的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课文内容的知识。实现这个目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二)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具体转化为:以语言训练为主、以学生实践为主、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并以训练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层次、多形式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新的“四多四少”落实教学课堂,即:提问少,读书多;简单的问题少,启发思维的问题多;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少,训练语言文字的问题多;回答少,练笔多。
  总之,语言文字作为智障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理所当然地要纳入了智障生的管理常规。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业务考核、评优评先,学生的行为规范、评优表模等都含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语言文字工作应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作为智障生特校教师,人人都应当树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意识,“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教师”理应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尽心竭力,努力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素质教育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