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加强变式教育 优化政治教学
【作者】 韦凤宁
【机构】 广西来宾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目前,我们的政治课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我们的政治课堂在教法上要有所改变,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介绍变式教学的典型方法。【关键词】变式教学;政治教学;思维
【正文】目前我们的政治课堂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应付任务多,课堂乐趣少等等。总之,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培养。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关键是我们的政治课堂教法上要有所改变。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首先谈谈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变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政治教学的趋势。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课本知识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题目。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三、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变式教学是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迷恋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地注意到从本质看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思维中的绝对化而呈现的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挑战中寻找乐趣,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四、运用变式教学,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好的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我们的政治课堂通过习惯性的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变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其次,谈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常见方法。
一、一理多题法
所谓一理多题法,是指考察上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题型去训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例如: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从材料的角度,可以考虑用“大学生乐于扎根农村、支援西部建设”;当然也可以运用“郭明义典型事迹”;也可以结合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等等。
从题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用客观题,也可以用一拖多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同样也可以出成主观题,或者简答,或者辨析,或者材料分析,或者讨论论述.这样的复习方法,最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第一轮训练。它是第一轮复习的主导方法。
二、一题多理法
所谓一题多理法,就是指一个问题中的材料,可以用多种道理来阐述。这个方法适合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项训练阶段。
例如: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该《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该《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段材料,至少就有以下的设问方式。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内容,分析现阶段我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运用有关政府职能的知识,结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等等。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行为的逐步规范,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诸多变化的因素,我们教学工作应该在继续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的同时,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只有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首先谈谈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变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政治教学的趋势。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课本知识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题目。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三、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变式教学是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迷恋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地注意到从本质看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思维中的绝对化而呈现的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挑战中寻找乐趣,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四、运用变式教学,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好的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我们的政治课堂通过习惯性的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变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其次,谈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常见方法。
一、一理多题法
所谓一理多题法,是指考察上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题型去训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例如: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从材料的角度,可以考虑用“大学生乐于扎根农村、支援西部建设”;当然也可以运用“郭明义典型事迹”;也可以结合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等等。
从题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用客观题,也可以用一拖多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同样也可以出成主观题,或者简答,或者辨析,或者材料分析,或者讨论论述.这样的复习方法,最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第一轮训练。它是第一轮复习的主导方法。
二、一题多理法
所谓一题多理法,就是指一个问题中的材料,可以用多种道理来阐述。这个方法适合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项训练阶段。
例如: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该《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该《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段材料,至少就有以下的设问方式。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内容,分析现阶段我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运用有关政府职能的知识,结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等等。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行为的逐步规范,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诸多变化的因素,我们教学工作应该在继续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的同时,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只有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