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卢崇益
【机构】 贵州省册亨民族中学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及能力培养传统的基础上,对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挖掘数学对于学生最根本的意义,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学生
【正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式化,要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打破教学过程比例失调,节奏缓慢,气氛松散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当然要配以多样的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复习课,我们往往通过各类习题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已学过的知识;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学生上讲台、游戏比赛、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合理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才能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谅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习状态,以调整讲授速度与授课方式。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将学生带入一个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使其既掌握了知识,又促进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4、挖掘潜在资源,突出数学教学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与教材中的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创造性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将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事例,通过融入数学的含义,体现数学的价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意义,而且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数学在生活中也处处有应用的道理。从而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成功的喜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5、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几百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黑板+粉笔,有时附加一些挂图及模型, 对课本内容边讲解边板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科学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因此,仅依靠传统媒体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而接受信息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获得。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利用率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内容充实,使思维活动量加大,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覆盖面也相应的变大。
6、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几百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黑板+粉笔,有时附加一些挂图及模型, 对课本内容边讲解边板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科学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因此,仅依靠传统媒体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而接受信息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获得。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利用率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内容充实,使思维活动量加大,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覆盖面也相应的变大。
总之,教学中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加上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共同努力。从我的亲身感受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反思性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观念(特别是自身存在的内隐理论)的改变,最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贵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成才之路2012年第30期
[2]王中华.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新课程上2011年第01期
[3] 赵魁甲.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3,01(23):163.
[4] 姜莉.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20):93-95.
1、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当然要配以多样的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复习课,我们往往通过各类习题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已学过的知识;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学生上讲台、游戏比赛、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合理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才能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谅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习状态,以调整讲授速度与授课方式。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将学生带入一个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使其既掌握了知识,又促进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4、挖掘潜在资源,突出数学教学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与教材中的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创造性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将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事例,通过融入数学的含义,体现数学的价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意义,而且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数学在生活中也处处有应用的道理。从而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成功的喜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5、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几百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黑板+粉笔,有时附加一些挂图及模型, 对课本内容边讲解边板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科学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因此,仅依靠传统媒体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而接受信息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获得。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利用率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内容充实,使思维活动量加大,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覆盖面也相应的变大。
6、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几百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黑板+粉笔,有时附加一些挂图及模型, 对课本内容边讲解边板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科学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因此,仅依靠传统媒体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而接受信息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获得。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利用率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内容充实,使思维活动量加大,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覆盖面也相应的变大。
总之,教学中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加上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共同努力。从我的亲身感受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反思性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观念(特别是自身存在的内隐理论)的改变,最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贵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成才之路2012年第30期
[2]王中华.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新课程上2011年第01期
[3] 赵魁甲.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3,01(23):163.
[4] 姜莉.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2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