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作者】 王延敏
【机构】 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民族中心小学
【摘要】 巧设优化,顺利指导,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该巧妙设计课程导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理念,摆脱僵化固话的教学模式;建立情景模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调动学生肢体语言;以趣结尾,余音缭绕,增加学生课下学习的动力,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打造
一、创新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不应该固化于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枯燥听讲的传统僵化模式,而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模式如:声音、图画、模型及一系列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听课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小学生的思维发散及理解能力还未完全发展,阅读课堂素材是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要义及作者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工具,将课文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出来,虽也许这与作者思想阐述仍具备一定差距,但基本上可以收到预期效果,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程视频。多媒体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实现情景教学。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当然,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教学策略的制订是一项系统考虑诸教学要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终要靠学生的认识实践来完成。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互促、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同叶圣陶所说的,把它比作一扇门,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真知。教师起提示或引导的作用。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来,师生就会充满活力和智慧。学生眼中,你既是一位严肃可敬的师长,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朋友,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才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学生愿意学,并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平时还可以多开展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巧妙地运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相反,这种学习方式能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解放和激发。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将进一步加强,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就能使每个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利用生活化教学
新的教育理念中提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教师要轻松走进语文文本,从文本提取有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内容,再从文本中走出来,并不断推陈出新,将课堂变成一个充满创新而又轻松自由的语文学习乐园。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语文课本的禁锢,语文课本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应该呆板地将眼光固定在书本上,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将书本中的知识呈现出来,笔者认为,最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生活的气息,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能使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这正好符合语文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我们的语文课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一节课,加上学生活动,上的紧紧巴巴,写作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变成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
但实际上,如果能用一点时间,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态度,提高训练效果--字写得更好了,文章更通顺了。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
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七、以正面评价为主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明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正面鼓励为主、负面批评为辅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的好胜心,让表现好的学生表现得更好,让有待进步的学生能克服困难,向前进步。(1)可以精神激励,如,设立进步奖、创意奖等精神激励,让学生在表演之下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和学习乐趣。(2)可以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以促使学生出生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迎春.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2年第18期.
[2]王云强.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才智,2013年第14期.
[3]田立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C,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