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 陈鹓

【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能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输出式”教学,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中更有生气、更有效率地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正文】


    调查显示,有71.3%的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对目前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能够或基本能够适应,但也有28.4%的学生还不能适应。虽然新课改后有这样的良好调查结果。但是,在强调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在相当程度上过于注重知识的落实,组织活动时总是担心“考点”,“戴着脚镣跳舞”的现象依然存在。
  1.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现在:
  自主学习无法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有的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教学漫无边际,费时低效。从而导致学生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为自主而自主。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和启迪。
  1.2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仍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方面,不少高中英语教师仍以讲解语法、词汇知识为主,学生听、说、读、写的课内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讲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许多教师只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未能结合课题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性话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信息并组织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缺少实践的环境,导致一些高中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口头形式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2.1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2.1.1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1.2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但自主学习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此,首先,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内容设计出当前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其次,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并使学生能驾驭这些材料。再次,要交给学生使用语言材料完成的交际任务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最后,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赞扬、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2.2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2.1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
  2.2.2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创设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在放磁带录音之前,可先确定任务要求,学生明确了任务要求,自然会专注捕捉所需的信息。同时在进行听的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学生熟悉的事物,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共同编排符合语言规范且有创意的对话,然后选优秀者到台前表演。最后,教师还可以以写的方式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相关情景。这种形式的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3.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譬如,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是否可以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努力。
  从课堂教学的整体上,更好地实现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把语言形式与其在交际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介绍与呈现,使得学生更好地运用与掌握所学的语言形式。
  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向学生提供更加具体明确的操作性步骤的指导,使他们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英语。
  在教学进度方面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处理方式。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反馈信息,让学生有机会在已有的语言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在深化教学内涵,促使学生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方面,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使所提的问题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使他们能够实现更丰富的语言输出。同时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方面作更加广泛的尝试,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更为优越的教学互动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受益。
  高中英语教师可将自己或同伴的课堂实践作为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展开研讨和反思。基于课堂观察,实实在在地研究“本土”的学生、教师及其英语教学活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不同课型(如阅读课教学、写作课教学)或不同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使教学研究工作真正校本化、专题化,既研究教师又研究学生,以提升教研组的实力,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审视高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