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激“趣”四法

【作者】 邱江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永模学校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于语文学科感兴趣,才会喜爱学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打好文学基础。本文就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语文 教学 趣味 培养
【正文】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是学习一切科学,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语文。
  一、 以“物”激“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太空飞船“神舟号”升空的录像片,并请学生坐上“神舟号”共同登上月球。银幕上随即出现了一幅浩瀚宇宙,群星闪烁的背景图。这时,再请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在月亮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语言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思维也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拓展。
  二、 以“景”激“趣”
  1、 创设生活情景。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生动地展现在儿童眼前,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教师在教室一角布置了一个小型菜园:地上躺着胖胖的冬瓜,枝上挂着长长的茄子,还有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黄瓜等。教师请学生依次到菜园去细心观察,然后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菜园情景的再现,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激起热烈的情趣,学生观察更为仔细。
  2、 创设音乐情景。通过音乐的渲染,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极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把音乐与课本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和听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来创设情景,浅显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配套朗诵、乐曲,深化一点的是老师自己的弹唱、学生的演唱都是可行的。
  3、 创设表演情景。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设置表演情景时,根据课文内容不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全文表演、片段表演、化装表演、即兴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总之,生动活泼的表演,能使学生以愉悦的情感,在欢乐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4、 创设游戏情景。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保护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增长智慧,看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欢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竞赛等情景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登高山”、“开火车”、“摘果子”、“滚雪球”、“东南西北找朋友”等等生动有趣的游戏竞赛形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5、 创设实验情景。科学类、常识类的课文,往往需要通过正确的科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而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充满了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通常此类情景的设置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的实验展示,由教师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二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是实验中的一分子,去亲身体验实验的成败,从而悟出课文所揭示的真谛。
  三、 以“情”激“趣”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儿童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趣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
  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借助形象,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以及各种典型化的人物,向儿童逐步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的理想情操、审美情操,并在其中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教师的真情成了导体,成了火种,于是去传递、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1、 用抒情性语言设置情景。教师以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把课文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场景、意念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教材对象上。在想象的作用下,以及教师情感范型的感染之下,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认知活动。
  2、用激疑性语言设置情景。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探究式问题,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从而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
  四 以“奖”激“趣”
  语文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所以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三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我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热爱学生的激情来影响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温和恳切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对于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我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