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吴德峰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歧坪中学校 628421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之中,存在诸多缺陷,如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等,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实施新型教学理念,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是当前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正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的与素质教育全面接轨,而素质教育以它所独有的优势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基础教育改革的蓬勃兴起,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在教育史上空前绝后的。而这其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建立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因素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所以,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目前的化学教学改革有现实意义,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有效课堂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并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课堂教学必须走群众路线,课堂模式的好坏,要以学生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为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增强。否则,课堂模式就是失败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将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作为整个课堂的中心。而新课程教学要求却恰恰相反。在新课程教学下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要分配好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梯度,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突出高中化学新课堂教学的特点的同时,还应该对将要讲解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并结合高中化学的特点,将其充分并且完整地体现到课堂教学设置的情境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来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体现出求新、求异、求取的特点。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可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进一步调动学习动力和学习自觉性。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之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另外,教师要注重关键点和难点的引导。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关键点的引导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三是激励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应把同学们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东西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不管它是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总之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除指出不足之外,还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可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更多的学生面前,让更多的学生欣赏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更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研究热情。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则学生会从中获得力量,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4、趣味性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利用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制作“神奇的小实验”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性,增加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淀粉遇碘呈紫色”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课前制作了“变色画笔”,教学时,学生们觉得十分有趣,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如讲到乙炔的可燃性时,教材中给出了演示实验:用玻璃导管导出乙炔气体,验纯并点燃,观察现象。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乙炔燃烧时产生黑烟,推测出烃中碳含量越高燃烧越不充分。但由于玻璃导管比较细,导出的气体不多,燃烧时观察到的黑烟不太明显,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对实验稍做更改:取一块冰放在石棉网上,冰上加一小块电石,点燃产生的气体,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对“冰上点火”的实验充满了求知欲,自然而然会去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这类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验中感觉到了化学的趣味性、实用性、真实性。
  5、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
  通过一些实验,包括进行有毒、有害物品或气体的实验和一些反应剧烈的实验,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本质观测,模拟实验设计,经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学习知识。通过误操作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污染,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安全。这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是相当有效的。同时,对于教师与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节省时间,促进复习再学习,也非常有利。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其热情度也相当高学生开始逐渐喜欢上这种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它使得整个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和丰富起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提高,使得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保障。因此,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的整合,对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利用多元化的评价
  在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机制下,很多学生由于考分不够理想而很难得到别人的赞扬。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就是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其实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个人潜能,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利用多元化的评价维度,适时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就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所以在课堂上多用表扬性话语,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发言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肯定,那么他们学习的劲头和兴趣便会越来越浓。当然,对学生的不足也要适时指出,不过说的时候要讲究艺术性,最好要有幽默感,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尚维辽.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5).
[2]雷宏明.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1(9).
[3]张灼妍,邓云洲.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