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微
【作者】 唐显丽
【机构】 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民族中心小学
【摘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了探讨。【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是指常态课堂中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两部分组成,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于多媒体的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以形、色、声、体等的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与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想学、能学、巧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想要学生相信你并接受你传授的知识,那首先要学生喜欢你,有时教师的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能无形中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所以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另外,教师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因此,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用自己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5、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6、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
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了.
7、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新课标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就是“以生为本”,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A,2012(5)
[2]贾献红.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