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学教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纵华雷
【机构】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
【摘要】 摘 要:“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即:学教式教学模式。【关键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学教式教学模式
【正文】“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从而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学教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学教式教学模式就是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然后教师做重点的讲解,其主要步骤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效果验收;重点难点分析突破;课堂小结;练习巩固、消化吸收、教学反馈等。
比如,在学《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一节?《秦朝的统治》时,我首先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前复习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反映怎样?其内在联系如何?引起全体学生的反思,做到了承上启下,同时注意历史、地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其次,以商鞅变法为突破口导入新课(基本用3分钟),重点切入其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尤其是商鞅变法的巨大成效----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那么,秦朝是怎样完成统一的?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你如何评价?最后秦朝是否巩固了统治?为什么?引导学生逐一回答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第三步,多媒体出示《秦朝的统治》一节教学目标(2分钟左右):
1、?简要概括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从秦朝的统一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你如何恰当的评价?
3、?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你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4、?秦朝是怎样灭亡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秦朝的灭亡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第四步,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效果验收(10分钟)。主要是结合课本和课前发的学案(自己精心设计)及上面的教学目标,认真自学;??这个环节很重要,老师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导,进行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让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这样,课堂教学就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为关注“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
???第五步,课堂小结,总结本节基础知识,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以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分钟)
???第六步,练习巩固、消化吸收。(8分钟)俗话说得好:“光学不练,等于白干”。这是我在教学中感触最深的,每节课后,我都是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精心组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学生训练完毕,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对秦始皇的评价----仅仅是功大于过吗?有没有其他的评价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学生有秩序地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过大于功、功过相当、功大过也大等方面加以大胆评价,最后,教师加以补充归纳,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要教出方法,教出规律,做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第七步,教学反馈,针对本节课不足之处加以修正,特别是在教学中采用学教式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不足和今后改正的措施。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教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确实切实可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成绩优异。运用学教式教学模式,开发了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王东杰;;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周国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05期
3.陈志强;;如何学好历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4期
4.杭伯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J];教师;2010年29期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学教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学教式教学模式就是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然后教师做重点的讲解,其主要步骤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效果验收;重点难点分析突破;课堂小结;练习巩固、消化吸收、教学反馈等。
比如,在学《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一节?《秦朝的统治》时,我首先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前复习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反映怎样?其内在联系如何?引起全体学生的反思,做到了承上启下,同时注意历史、地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其次,以商鞅变法为突破口导入新课(基本用3分钟),重点切入其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尤其是商鞅变法的巨大成效----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那么,秦朝是怎样完成统一的?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你如何评价?最后秦朝是否巩固了统治?为什么?引导学生逐一回答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第三步,多媒体出示《秦朝的统治》一节教学目标(2分钟左右):
1、?简要概括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从秦朝的统一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你如何恰当的评价?
3、?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你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4、?秦朝是怎样灭亡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秦朝的灭亡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第四步,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效果验收(10分钟)。主要是结合课本和课前发的学案(自己精心设计)及上面的教学目标,认真自学;??这个环节很重要,老师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导,进行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让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这样,课堂教学就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为关注“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
???第五步,课堂小结,总结本节基础知识,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以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分钟)
???第六步,练习巩固、消化吸收。(8分钟)俗话说得好:“光学不练,等于白干”。这是我在教学中感触最深的,每节课后,我都是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精心组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学生训练完毕,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对秦始皇的评价----仅仅是功大于过吗?有没有其他的评价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学生有秩序地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过大于功、功过相当、功大过也大等方面加以大胆评价,最后,教师加以补充归纳,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要教出方法,教出规律,做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第七步,教学反馈,针对本节课不足之处加以修正,特别是在教学中采用学教式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不足和今后改正的措施。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教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确实切实可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成绩优异。运用学教式教学模式,开发了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王东杰;;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周国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05期
3.陈志强;;如何学好历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4期
4.杭伯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J];教师;2010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