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指导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作者】 赵 莉
【机构】 甘肃民乐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落实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使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促进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与落实。然而,区域活动并不是摆摆样子,凑凑热闹,供人欣赏的,它也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一样,只有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逐步开放,逐步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科学的管理与指导,把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更富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流于形式。
一、建立合理游戏规则,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才不会造成混乱,区域活动当然也不例外,记得中班第一次开展活动时,幼儿兴趣及高,争先恐后加入各种活动,你争我抢,你争我霸,教室里叫声、笑声、哭声、吵闹声乱成一团,最后活动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第一次活动宣告失败。反思才悟出失败的原因:中班初期幼儿情绪控制极差,行为控制能力还处于较低级状态,活动目的动机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好奇、兴奋,当第一次接触这么“开放”自由的活动时,他们欣喜若狂,而作为组织者,一开始就放手难免会发生混乱,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是使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
1.制定规则,凭卡入区。
幼儿入区卡可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也可由教师协助设计。大、中班幼儿可用名字和号码区别,小班可贴上自己的照片。如果把入区卡与一定的情节组合起来,插在固定的位置,又是一片很好的墙饰。比如:入区卡设计成小树叶形,教师再准备一棵大树干,树叶与树干便可构成一幅“美丽的秋天”的画面,在不进行区域活动时作墙饰用,开展活动时,树叶又变成了“入区卡”。入区卡设计成小星星状,教师再准备一弯“月亮”,又可构成一幅“神秘夜空”的画面。
2.依照兴趣,分组游戏。
幼儿初次接触此类活动,兴致很高,他们对任何一种活动或多或少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由于他们对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还不深刻,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控能力也差,他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想什么,做什么,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制度制约他们,极易造成混乱。因此,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应向幼儿清楚地介绍今天开放的活动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配,使幼儿有秩序、有纪律地进行游戏。游戏数次后再进行第二次调整、对换,这样长期坚持,幼儿便能按此常规进行分组游戏。
二、教师从观察入手一、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支持与引导。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活动区的指导是根据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表现,随时给予帮助,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通过感知、体验、探索去获得新经验,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入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了解全班幼儿整体发展水平,观察幼儿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注意发现幼儿学习中的规律,以便制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
1.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明确自己只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而不是指挥者。教师在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幼儿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境、实际动机。当幼儿需要你的肯定与支持时,适时地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2.善于观察与倾听。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是在活动进行的某些环节中几种体现出来的。有时候,幼儿的探索刚刚开始就夭折了,有时候幼儿的探索进行到一半受挫放弃,有时候幼儿的探索只差一步就会获得成功。这些时候,都需要教师细致的观察,积极的引导。教师还要乐于倾听幼儿的想法。教师聆听幼儿的发现与问题,全面了解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遇到的困难,能给自己的引导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耐心的总结评价,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总结评价是任何一个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在过去我们总是在活动后草草收场没有评价,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的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愿望。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的活动情况,评价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评价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1.幼儿主动评价。
区域活动的评价是为了总结活动中表现,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欲望,在评价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为幼儿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把自己在活动中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学会观察别人总结自己,在幼儿自主评价时,教师少采用鼓励性语言来引导幼儿,如:你的小手真棒,你搭建的是什么呀?怎么建的?你得什么最有趣?为什么呢?通过幼儿间互相评价、自由交流、幼儿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促进幼儿共同进步,提高合作交往意识。
2.教师整体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具体的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提出不足,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自己的意见加以总结,教师的评价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总之, 区域活动表面看来是比较散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似乎是在玩,但是在玩的背后却渗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通过每一次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如面对困难有些幼儿找借口逃避,有些幼儿则坚持尝试,潜移默化中他们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尽可能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己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