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情绪教育

【作者】 谭耀宏

【机构】 广西宜州市实验高中

【摘要】中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情绪能力的成熟是社会性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为了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情绪教学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生 情绪教育 有效性教学
【正文】

一、教学中开展情绪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日渐成熟、自我逐步发展的阶段,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加上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中学生情绪呈现情绪易波动、敏感的特点,一但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为了满足一时冲动的情绪发泄,无节制、甚至不惜犯罪的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情绪教育非常重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蕴含着大量的情绪教育资源。在学生沿着科学家们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经历失败的挫折等方面的教育,物理学科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教学中开展情绪教育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绪教育,主要从管理情绪和利用情绪两方面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情绪就是要学会忍受挫折、疏解愤怒,能以口头来表达负面情绪,避免诉诸肢体暴力,善于自我缓解压力,较少感到孤独;而利用情绪就是能够克制冲动,克制自已的行为能力,善于倾听,并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认识自我的情绪,妥善管理自我情绪,抑制冲动和不正当的欲望,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

三、情绪的有效性教学

(一)营造积极情绪环境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为了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情绪教学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

1、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凡是要学生相信的,我自己都坚信不疑;凡是要学生做的,我自己都身体力行。总之,用信念、道德、审美等来规范教师的言行,使之和谐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这点,教师才能在学生中确立真正的威信,才能以良好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
、用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饱满的情绪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在讲解不同教材内容时,总善于用不同的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用热情自豪的激情讲我国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科学上取得的成就;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缺乏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产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3
、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教具、多媒体手段、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意境等。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式来说,可以把学习兴趣分为直觉兴趣、理解兴趣和创造性兴趣。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针对兴趣的层次和特点选择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控学生的兴趣层次。

4、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等学生
    教师要尊重、关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后进生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深深地感到:学生希冀教师的公正、平等,最忌恨教师的偏见、自负。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尊重,便会迸出蕴藏在自身巨大的学习力量,便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大部分学生对某科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习惯上有不合理的地方。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健因素。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就可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改善学生被动无助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1、从创设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探究教学,加强生命化教学体验。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学习的鲜明特点。实验探究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问题的方式,在物理实验中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突出自已的个性,体验科学家探究物质世界的酸甜酸苦辣,初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能够给予人并可以影响其一生的最宝贵的东西。物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是一个包含有假设、猜想、实验、改进、反思等多样活动的并根据个体和群体共同努力实施的社会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教育的力量,使其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

(三)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  

    1、培养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面对压力和冲突,学生需要驾驭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平稳的情绪状态,这就需要掌握一些防御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克制法、认同法、升华法等,以提高自我调配控情绪的能力。  

2、教会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情绪一经产生并达到一定强度时,人便处于一种困扰状态,如果不加以宣泄,长期下去就会引起生理或心理疾病,,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人又不能随意发泄情绪。作为教师,要教会他们使用正确方法宣泄情绪,如找知心朋友吐露心中的烦恼、听音乐、看电影、写书法、郊游或参加体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