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杨丽萍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十中学

【摘要】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感素质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新课标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数学 情感教育
【正文】

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以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而聚焦于一起,即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学生自主学习形式纳入课堂中,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程标准》。

  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新课标下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感到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过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和审美素质。在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给实施情感素质教育设置了许多障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许多教师辛辛苦苦却事与愿违──成绩不尽人意;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很少,学生学了数学知识以后无处可用,无处能用……。这些现象令人担忧和深思.椐调查表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而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主要视该学科内容是否有趣、有用以及对老师是否喜欢等因素。因此,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

     二、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开放教育条件下,大多数学校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通过改革完善专业教学计划,落实学校德育大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实践实验环节,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和途径,加强对开放教育学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数学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要求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代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新教材的灵活性,给予一个好的教师得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老师课前的准备过程与课上施教过程都是教师对教材开发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的运用教材。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选用教材、资料,特别是分析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的体现。

  三、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融洽师生教与学情感

    数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热烈、融洽、紧张、愉快于一体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数学环境,让师生之间友好情感贯穿始终,对提高课堂效率益处非浅,这是艺术。教育学家斯突塞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使一切教育带来乐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可消除疲劳,保持旺盛精力,产生浓厚兴趣。“愉快教育”思想要求打破生硬、僵化的注入式授课方法。

此外要注意课堂结构紧张而有序,可根据讲授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允许学生提出教师讲课中的问题,培养积极听课习惯,改变被动接受方式,培养参与意识,讲课要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多联系实际,适当应用比喻,调动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在愉快中突破难点。同时要注意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调节课堂气氛。讲授题目应剖析思维过程,甚至把自己解题错误思维暴露给学生,使之引以为戒,产生师生的思维共鸣。然后教师分析错因,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课堂艺术丰富多彩,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四、利用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給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成功地学习,成功地对各种疑难的解决,从而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并体验到认识活动的快乐情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多给学生提供亲身经历成功的机会。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独立解决问题。要把课堂当作科学家当初发现定理的场所,启发学生联系有关知识,通过一番思考,归纳总结,猜出规律。不管是定理的结论,还是其证明方法都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出来。

总之,数学课堂的情感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探索走出题海误区,实现教育转轨的过程。透过数学家的思想和心智活动,领略失败到成功的艰辛,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不会照本宣科,而是设法突破定势,强化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思维,从而真正走出题海误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到新的水平,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蓉;;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2. 郑玉芹;;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