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 李永明
【机构】 甘肃省民勤县大坝中学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家长的态度以及农村的经济条件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条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素质教育 教学资源
【正文】纵观各种形式的语文考试,我们不难看出所考察的重点都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际上写作能力归根结底也离不开阅读能力。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课外阅读对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初中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第七条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则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以上事例和名言无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如何?
为了准确的了解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在初中七~九年级中共发放100份调查表。以下是调查表的统计情况:
农村初中课外阅读调查统计表
课外阅读调查内容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1
是否喜欢看课外书
很喜欢
50
较喜欢
38.2
不喜欢
11.8
2
一周累计看的时间
小于1小时
14.7
1~3小时
44.1
3小时以上
14.7
3
经常看的书籍类型
散文
50
网络小说
14.7
文本小说
11.8
4
是否经常去书店
是
50
否
50
5
喜爱看的名著类型
中国名著
82.4
外国名著
8.8
6
看过的名著本书
1~2本
50
3~4本
23.5
5本以上
26.4
7
课外阅读范围
名著
58.8
武侠类
14.7
其他
27.4
8
课外阅读情况
基本不读
17.6
有时读
55.9
常读
23.5
9
课外阅读是否重要
重要
73.5
一般
23.5
不重要
3
10
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
不会
61.8
会
14.7
不一定
23.5
11
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看法
赞成
44.1
反对
5.9
中立
50
12
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看法
赞成
82.4
反对
2.9
中立
11.8
13
怎样阅读课外书
通读
55.9
精读
23.5
边玩边读
20.6
14
课外阅读所采用的方式
略读为主
8.8
浏览为主
44.1
综合运用几种方式
29.4
15
课外阅读是否有计划
有
14.7
有时有
64.7
从来没有
20.6
16
课外阅读中是否有做笔记的习惯
有
5.9
有时有
61.8
从来没有
32.4
17
看过初中教材推荐必看的22本名著情况
5本以下
23.5
5~10本
32.4
10本以上
44.1
18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是否有帮助
有
97.1
19
阅读苦恼
没时间读
85.3
读不懂
14.7
一、从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归纳出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文阅读的以下特点:
1.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
2.学生爱看的书主要是中国名著,且以散文为主。
3.大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时间一周累计不超过3小时。
4.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不足30%。
5.有课外阅读计划的学生不足15%。时有时无的约占65%。
6.约有30%的学生从无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7.教材推荐必看的课外书22本中有多一半的学生看了不足10本。
8.绝大都数学生认为看课外书不影响学习,而且对语文学习有帮助。
9.半数家长对学生看课外书持中立态度。
10.绝大多数老师支持学生看课外书。
11.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苦恼是没有时间读书。
二、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兴趣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学生大都喜欢课外阅读,但现实是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作业所占,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在高高飘扬,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多年,但相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落后的农村初中任然在按部就班的实施应试教育,更有人坦言:“我们连应试教育都没搞好,何谈素质教育?”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的强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减负的春风是吹不到偏远农村初中的。相反学生的作业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学校不让补课了,社会上的辅导班办得是如火如荼。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有效指导,无计划,不会做读书笔记
由于现行的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导致老师不敢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尽管语文课本后都有“名著导读”。但老师一般很少花时间去指导学课外生阅读,因为平时考试直接涉及的内容很少。现在的老师为了考出好成绩往往考什么教什么,因为这样出成绩快,至于学生的能力以及以后的发展很少有人去管,因此很少有老师花时间给与课外阅读指导。缺少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只能自己摸索,因而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无计划,也不会做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的课外阅读面狭窄,很是涉猎外国名著,并且以消遣为主。
由于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因而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再加上学生的视野有限,手头的课外书不多,所以,找到什么看什么,更谈不上外国名著,因而阅读视野狭窄,也进一步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4.家长对学生的阅读中立态度也影响学生的阅读。
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持中立态度,既不明确支持,也不直接反对,因为他们也知道,适当的有选择的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但他们也由于升学的压力和自己知识的有限,不能给予恰当的选择和正确的指导,所以一切靠学校,学校支持他们支持,学习反对他们也反对,他们始终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5.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校领导的指导思想导致阅读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由于农村中学教学设施比较落后,教学资源往往缺乏,图书馆有名无实,书籍往往是师生门临时凑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再加上学校关注教学成绩,尽管有图书馆,也有课外阅读课,但那些只是供上面来人检查的,学生真真阅读课外图书的很少,何谈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1.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实素质教育。
2.促使家长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
3.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4.以课堂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正确理念。
5.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6.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拓展阅读面。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中学课外阅读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外书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要积累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农村中学也要克服自身的不足,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初中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第七条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则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以上事例和名言无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如何?
为了准确的了解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在初中七~九年级中共发放100份调查表。以下是调查表的统计情况:
农村初中课外阅读调查统计表
课外阅读调查内容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选 项
所占百分比(%)
1
是否喜欢看课外书
很喜欢
50
较喜欢
38.2
不喜欢
11.8
2
一周累计看的时间
小于1小时
14.7
1~3小时
44.1
3小时以上
14.7
3
经常看的书籍类型
散文
50
网络小说
14.7
文本小说
11.8
4
是否经常去书店
是
50
否
50
5
喜爱看的名著类型
中国名著
82.4
外国名著
8.8
6
看过的名著本书
1~2本
50
3~4本
23.5
5本以上
26.4
7
课外阅读范围
名著
58.8
武侠类
14.7
其他
27.4
8
课外阅读情况
基本不读
17.6
有时读
55.9
常读
23.5
9
课外阅读是否重要
重要
73.5
一般
23.5
不重要
3
10
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
不会
61.8
会
14.7
不一定
23.5
11
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看法
赞成
44.1
反对
5.9
中立
50
12
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看法
赞成
82.4
反对
2.9
中立
11.8
13
怎样阅读课外书
通读
55.9
精读
23.5
边玩边读
20.6
14
课外阅读所采用的方式
略读为主
8.8
浏览为主
44.1
综合运用几种方式
29.4
15
课外阅读是否有计划
有
14.7
有时有
64.7
从来没有
20.6
16
课外阅读中是否有做笔记的习惯
有
5.9
有时有
61.8
从来没有
32.4
17
看过初中教材推荐必看的22本名著情况
5本以下
23.5
5~10本
32.4
10本以上
44.1
18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是否有帮助
有
97.1
19
阅读苦恼
没时间读
85.3
读不懂
14.7
一、从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归纳出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文阅读的以下特点:
1.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
2.学生爱看的书主要是中国名著,且以散文为主。
3.大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时间一周累计不超过3小时。
4.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不足30%。
5.有课外阅读计划的学生不足15%。时有时无的约占65%。
6.约有30%的学生从无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7.教材推荐必看的课外书22本中有多一半的学生看了不足10本。
8.绝大都数学生认为看课外书不影响学习,而且对语文学习有帮助。
9.半数家长对学生看课外书持中立态度。
10.绝大多数老师支持学生看课外书。
11.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苦恼是没有时间读书。
二、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兴趣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学生大都喜欢课外阅读,但现实是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作业所占,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在高高飘扬,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多年,但相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落后的农村初中任然在按部就班的实施应试教育,更有人坦言:“我们连应试教育都没搞好,何谈素质教育?”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的强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减负的春风是吹不到偏远农村初中的。相反学生的作业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学校不让补课了,社会上的辅导班办得是如火如荼。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有效指导,无计划,不会做读书笔记
由于现行的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导致老师不敢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尽管语文课本后都有“名著导读”。但老师一般很少花时间去指导学课外生阅读,因为平时考试直接涉及的内容很少。现在的老师为了考出好成绩往往考什么教什么,因为这样出成绩快,至于学生的能力以及以后的发展很少有人去管,因此很少有老师花时间给与课外阅读指导。缺少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只能自己摸索,因而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无计划,也不会做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的课外阅读面狭窄,很是涉猎外国名著,并且以消遣为主。
由于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因而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再加上学生的视野有限,手头的课外书不多,所以,找到什么看什么,更谈不上外国名著,因而阅读视野狭窄,也进一步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4.家长对学生的阅读中立态度也影响学生的阅读。
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持中立态度,既不明确支持,也不直接反对,因为他们也知道,适当的有选择的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但他们也由于升学的压力和自己知识的有限,不能给予恰当的选择和正确的指导,所以一切靠学校,学校支持他们支持,学习反对他们也反对,他们始终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5.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校领导的指导思想导致阅读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由于农村中学教学设施比较落后,教学资源往往缺乏,图书馆有名无实,书籍往往是师生门临时凑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再加上学校关注教学成绩,尽管有图书馆,也有课外阅读课,但那些只是供上面来人检查的,学生真真阅读课外图书的很少,何谈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1.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实素质教育。
2.促使家长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
3.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4.以课堂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正确理念。
5.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6.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拓展阅读面。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中学课外阅读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外书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要积累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农村中学也要克服自身的不足,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